要晓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该拿的要拿,不该拿的,哪能去伸手?”郑三婶的话让嫣然眼里的泪又滴落。

一直沉默的郑三叔见女儿如此就道:“哭什么呢?这条路是我自己……”接着郑三叔就转口:“嫣然,我没后悔过,真的,爹从没后悔过!”

嫣然强忍泪水,点头应是。郑三叔拍拍女儿的手,也许,等到能越过心上那道坎的时候,就能去见儿子了。

嫣然又和爹娘说了几句闲话,也就出门往自己房里去,走了几步就见郑小弟蹲在路边,满脸心事重重。

嫣然走到弟弟身边,拍拍他的肩:“有心事啊?听到爹娘说的话了?”郑小弟点头,他小孩子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性子,等再大些,郑家已经全家出府,性格更为开朗。只是这两年,在嫣然不知不觉间,发现弟弟已经变的沉稳起来。

这种变化让嫣然欣喜也让嫣然心酸,此刻见弟弟点头嫣然就轻声道:“爹娘也是为了我们。”

“我知道,姐姐,我晓得,可我一想到……”郑小弟的话被嫣然打断:“阿弟,你以为爹娘把产业全都献出,只是为了你吗?”郑小弟脸色一红,嫣然摇头:“不止是为了你啊,阿弟,其实,还为了我们家的老祖宗!”

老祖宗曾卖身为奴,就算后辈已经赎身出来,但总会有人提起。郑小弟又嗯了一声,嫣然站起身:“阿弟,不如此,不足以完全洗清我们家。献产于旧主,别人提起,只会用义仆二字。阿弟,你读书知理,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郑小弟也站起身:“可是,这不过是用……”

“用钱去买名吗?”嫣然的问题让郑小弟点一下头,嫣然又笑了:“那又何妨呢?只要这钱来的正大光明,这名来的清清白白,用钱买来名声,哪又何妨?阿弟,乐善好施这个词,没有钱怎么施?”

这个道理,郑小弟一直没听过,眉不由皱紧。嫣然又笑了:“读书知理固然好,可若只是死读书,那就变成书呆子了。甚至不懂变通狂妄自大。如……”

“如卢马二人?”卢举人那日虽早早逃走,可事情还是很快传开,至于马秀才被人讥笑的就更多了。卢举人只得收拾行装,诡言出门游历去了。马秀才被马老爷痛骂一顿,让他在庄里读书,不中举人不许回城。

嫣然听到小弟举这两个例子就笑了:“对,书上的道理能为我用才是最好的,而非只死死记得书上道理,不懂变通,那就不成。”

郑小弟又笑了:“姐姐,我明白了,你安心地往广州去,这边的事,我会照管!”嫣然很想像小时候一样,拍拍弟弟的头,可是他已长的那样高,再拍不到了,只有对他一笑,再没说别的。

家里安排已定,过了端午,嫣然全家也上了船,往广州去。

☆、第294章 习俗

到达广州已是六月底,船刚靠上码头,馨姐儿就要奔出去:“娘,这下再不会晕船了!”嫣然拉住女儿的胳膊:“这才多长日子,就耐不住性子?”

馨姐儿伸出手指算了算:“娘,一个多月了,又换船又换车,还要换船,还有晕船,娘,出门一点也不好!”

刚上船的时候,馨姐儿还活蹦乱跳跑来跑去,但过了几日就腻了。等后头在宁波换了海船,海上风浪大,馨姐儿晕船就晕了好几天。

此刻难免抱怨连连,嫣然不由捏捏女儿的鼻子:“回去也一样是这样走,你若不肯,我就把你留在广州,陪你舅舅舅母。”

“不好不好,娘,我还是跟你们回去。辛苦点就辛苦点了!”馨姐儿紧紧抱住嫣然的胳膊不肯放开。容畦已经走进船舱:“二哥来了,轿子也送上来。”

嫣然还没说话,馨姐儿已经松开嫣然的胳膊扑过去抱住容畦的胳膊:“爹爹,你出门好辛苦,以后不要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