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样样得罪,处处不讨好!”郑二伯母的话让未然嗯了一声,郑二伯母轻轻地拍了拍女儿的手:“我和你说这些,你也不用和外人说。以后呢,你大姐姐那边,就算她不理你,你也要经常写信,常有联系。”

这个大姐姐,指的就是嫣然,未然嗯了一声,见女儿乖巧,郑二伯母把女儿搂到怀里:“你大姐姐那个人,虽相处不多我也晓得,是个极有主意,心里很明白的人。你给她写信,常常联系,她也不会不睬你。虽说以后她在扬州,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用上。”

未然还没应是,丫鬟已经在门外道:“二太太,白姑奶奶已经回来了,大太太请您和姑奶奶过去呢!”

郑二哥和嫣然离去,郑大伯母虽挨了几巴掌,落后又被郑老爷子训斥了一番。但在郑大伯母心里,郑大哥这个嗣子,以后就是无父无母,再不担心什么。心里着实欢畅。给白姑娘的银子也不再像原先一样遮遮掩掩,众人见了也不好多说。

白姑娘更是欢喜,今儿归宁时候还特地把自己儿子带来,要让他和梁哥儿多亲近亲近。

郑二伯母瞧着这一切,怎不明白郑大伯母的用意何在,不过依旧明哲保身罢了。此刻听的丫鬟说话,郑二伯母也只拉了女儿的手出去,并不多说一个字。

未然走出去时见着外面天色,不由轻叹一声,做人,还真有些难。

“三嫂,这三丁包果真要家里厨子做的才好吃。”容玉致用筷子夹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就迫不及待地赞。

“得,知道的,说是你不服水土,不知道的,还当你在家没有吃的!”秦氏笑着拍一下容玉致的手,嫣然已经递过一碗汤:“这京城什么都好,可是就是茶不好。”

“三嫂你才去了扬州多少年,就嫌弃起京城了?不晓得的人,还当你本就是扬州人呢!”秦氏笑吟吟的,嫣然也笑了:“我嫁了扬州人,都说嫁鸡随鸡,自然就是扬州人了。”

容玉致喝了一口汤:“这话,说出去也不信呢。”

三人正在说笑,陆婆子进来道:“奶奶,方才来了一个,一个小内侍!”

容家和宫里的老爷爷也有联系,来个小内侍也不算什么稀奇。嫣然的眉微微一皱:“这有什么稀奇?只怕是宫里老爷爷有什么话。”

“奶奶,不是这样的,这位眼生的很,说是陛下有旨,诏二舅爷明儿入宫觐见!”哐啷一声,容玉致手里的碗都掉在桌上,秦氏也十分奇怪:“诏二舅爷,可,可,这无缘无故的,哪晓得是福还是祸?”

陆婆子点头:“就是这话。现在爷和二舅爷正在外头陪着那位小内侍,爷说,让奶奶您备一份礼出去。”

容家是商户人家,对这样的内侍自然不能等闲相待,这份礼当然要厚厚的。嫣然只稍一思索,就让陆婆子拿出四匹缎子,又把预备着赏人的金银锞子,各拿了二十个出来。

再配上几样扬州土物,就让陆婆子带人捧了这份礼出去。

陆婆子带了人捧了这份礼出去时,小内侍的茶正好喝完,打算告辞,见容家下人捧了这么厚的一份礼出来,心里已经乐了,但面上还是没有显露出来,只对容畦和郑二哥道:“这是你们家天大的福气,横竖郑二爷也是见过世面的,到时进宫去,只记得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看的别看。”

小内侍已和郑二哥讲过备细,说的是天子听说京城里最近出了这么一件趣事,心血来潮把曾之庆传进宫来,问个详细。

自从被夺爵,曾之庆就再没想过还能进宫朝觐天子,见天子召见,自然话无不尽。天子听的果真有这么一回事,大加赞赏,再加上席上有人凑趣,天子就命人来召见郑二哥。不过因郑二哥总是平民,不娴熟宫中礼仪,总要遣人先说一声,然后再派人教习礼仪,所以才次日进宫。

郑二哥听的小内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