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到前院后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回额娘这里住的,弘昼看见额娘淡定地冲着自己告别,和几月前自己一到要走的时间额娘就面露不舍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自己要走了,额娘甚至是眼含泪水的。现在额娘终于习惯了,弘昼倒是一直很习惯,毕竟前世上寄宿学校和这种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又过了几日,府中逐渐开始摆上了红色的装饰,到处都能看见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剪纸贴在各处。终于,除夕悄然来到,弘昼和弘历早就被各自的嬷嬷穿戴好等着阿玛和嫡额娘唤人来叫了。
到了坐车的地方,弘昼抬眼一看。进宫的女眷本应当是福晋和两位侧福晋,但现在现场只有福晋和李侧福晋,却不曾见年侧福晋。
“给阿玛嫡额娘请安。”弘昼和弘历走近前来便行礼。
福晋脸上带着笑,甚至亲手将弘历和弘昼扶了起来:“瞧着比上回要长高些了,这孩子真是一晃眼就长大了。今日进宫一定要跟紧你们阿玛,宫里不比咱们府上,可不要随意走动。”
从前福晋从不对弘时做这样的面子功夫,李氏的孩子,她看都懒得看一眼。但这两个孩子不同,他们的额娘只是格格,平日里对她一直很是恭敬的,所以她也愿意在四爷的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这个嫡母的慈爱。
见两个孩子乖乖应下了,福晋脸上笑意更甚,又关心嘱咐了几句才上车。
弘昼和弘历照例是和弘时一辆车的,弘时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比上回见到的时候似乎要瘦了些,见到他们竟然没有嘲讽出声,这很难得。
随着车夫的一声叫喊,马车动了起来。即便是在内城相对平坦的道路上,马车依旧无比摇晃,这要是晕车的人在上面待着必然会无比的难受。
到了紫禁城后,弘昼跟着两位哥哥下了马车。今夜进宫参加宫宴的不在少数,所有的王子皇孙都要在午门前下车,除却皇上外没有任何人能乘车进紫禁城。
进了太和门后四爷便要和福晋分道扬镳了,毕竟福晋要带着李侧福晋去永和宫陪着德妃,而四爷则要带着三个孩子去太和殿。
弘昼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如今太阳已经落山了,天空开始逐渐变暗。宫里头到处都点着灯,零零点点的火光映衬着周围的建筑装饰都变成了暖暖的黄色,这样的暖色让原本庄严十足的太和殿外侧多了几分柔和。
跟着四爷的背影往前走,弘昼已经想不起几年前自己坐在什么位置了,只记得似乎是比较靠前的。
“哟,四哥,”身后传来了懒洋洋的声音,“弟弟方才从额娘那里过来,四哥怎么过年都不去给额娘请安。”
第42章 宫宴
第42章
听到这传来的声音, 四爷的眼中飞快掠过了一抹厌恶,随即便收敛了去。只转过头去,淡淡道:“如今年关将近,各部事务繁忙, 难为十四弟还能抽出时辰来在除夕去给额娘请安。”
这要论去永和宫的次数, 四爷自然是比不上十四爷的。他每月遵循着惯例, 一般是初一十五会去永和宫请安, 而十四爷则经常前去。若是有一阵子十四爷去的次数少了些, 德妃便会命人传话将他唤进去。
而四爷选的这两个日子,十有八.九十四爷都是在永和宫的。他过去看着额娘和十四一副母子情深的模样, 最初几回只是觉得羡慕,后来便实在是觉得有些恶心了。若非原定下来的这两日, 其余时间他是不愿踏入永和宫的。
但他能跑得掉福晋却不能,儿媳给婆母请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福晋如今每月要进宫三五回,虽说每回来德妃都不算太热情,但好歹也不怎么给她难堪了。
十四爷从后头走上来了,他容貌俊秀, 五官中带了一抹飞扬跋扈的气质。如今似笑非笑地看着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