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推理下,京城的官场又开始蔓延了一股浮躁的气息。这样的气息也传到了上书房,在这个位置上面的是皇玛法,还是叔伯可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的。
在上面这个位置坐着的若是皇玛法,那多少也会宽恕些自家阿玛或者自己的小过错的。犯了错之后,最多也就是被罚俸或者闭门思过罢了。
但若是上面的是叔伯,那可就要看叔伯的心情还有这位叔伯对自家阿玛的感情了。
在这样的气氛下,围在弘昼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四爷和弘历都是肉眼可见的受看重,这一年多以来,皇玛法属意的继承人似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但弘昼早就收到了阿玛还有四哥的口信,他这段时间更加谨慎了,只要周围的人说上一句关于时局的话,他便立刻闭口不言了。没人能从他这里得到什么消息,更没人能在这个时候和他套近乎。
刚迈入秋天的热气已经消散了,已经步入了深秋,即便是宫里也到处都是枯黄落地树叶。若是在傍晚有性质在落叶下踩着散步的话,似乎是别有一番风味。
但宫里的人都没有这个兴致了,因为刚刚畅春园传来消息,皇上驾崩了。
第92章 搬家
康熙驾崩这件事, 对于京城里的任何一户人家来说都是大事。国孝期间,民间不仅男子不能剃发,女子还要卸下钗环。
这个时间段内需停止婚嫁、宴会、戏曲等娱乐活动。
这些规矩限制的是普通人家,当然了, 一般特指的是京城以及附近的普通人家。毕竟古代消息传播的速度不快, 皇帝驾崩了这样的消息传到偏远地区都不知道过了多久了。
而对于朝堂官员还有皇亲国戚来说, 皇上驾崩了这件事涉及的就更多了。
康熙在位的后期, 皇子们以及手下的官员们在朝堂上互相攻讦。若是站队对了的, 现在就可以等着享受胜利的果实了,而站队错了的则面如缟素, 等着即将到来的清算,有些不甘心的人或许还会想方设法地找找办法让自己免于这次新皇登基后的清洗。
这些事情和现在的弘昼关系不大, 他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在灵前给康熙守孝就是了。
同弘昼一起守孝的还有诸位康熙的儿子们以及一些皇孙,前朝的风起云涌暂时还烧不到他这个没成年的孩子身上。
在康熙去世的一月内,四爷登基为帝,改明年年号为雍正。召回了抚远大将军胤祯,封了八爷和十三爷为亲王, 并命两位亲王和马齐以及隆科多总理事务。
因着康熙身前的表现,加上四爷拿出来的满汉蒙三语的即位诏书,所以四爷在登基的时候没有收到太多的阻碍。就连八爷以及他身旁的九爷和十爷都没出来阻拦, 不过听闻九爷的脸色似乎不大好看就是了。
这几位没有阻拦四爷, 第一个跳出来不尊四爷却是他是亲弟弟, 也就是被召回来的抚远大将军十四爷胤祯
胤祯在得到康熙驾崩的消息之后, 便连夜骑马赶路, 在驿站换马赶了回来。听闻他刚回来的时候看见四爷不曾行礼下跪, 反而出言不逊,让四爷险些当着众臣的面和这位亲弟弟杠起来。
本来以为没办法收场了, 但八爷一出面,刚刚还桀骜不驯的十四爷一下子就温软了下来。不情不愿地给四爷磕头行礼后,才去到了康熙的灵堂前。
忙忙碌碌的一段时间过去后,守孝期一过,宫里就换了一批人,原本康熙的妃嫔们都被迁居寿康宫,德妃则被封为仁寿皇太后。居住慈宁宫四爷府上的家眷们也都要住进来。
但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朝野上下都目瞪口呆的事情。
那就是德妃拒迁宫,并开始了绝食。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第一个跳出来打四爷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