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烟雾,又或许是那一点明灭的星火,让任喻的面孔瞬间变得很生动。

“其实也还好。”任喻说,他知道方应理想问什么,也感谢他这种无言的体谅,他并不需要被追问,被安慰,被认为脆弱。事实上,他回想此程,并不怕自己死,也不怕流血,他真正恐惧的是别人为自己而死,就像孟姻,怀孕分娩,几乎死过一回,才换他出生,值得吗。

“在我刚离开缅北的时候,我确实觉得我的生命不一样了,当你的生是另一个人的死换来的,你就得背负着更沉重的东西生活着。”

“但吃饱了,热乎乎地站到这里,现在我又觉得不对。”

“这样不对。”他说,“他们的付出应该让我变得更轻盈,我应该更快乐,像我妈一直好奇热带海水里的珊瑚群,我应该潜下去替她看看,我还应该替阿灼去看一看学校,看一看朝九晚五的城市,看看我觉得平庸他们却觉得可贵的东西。我应该如此。”

在这一刻,方应理似乎在任喻的眼睛里看见很多东西。

有生命力的,挣动的。

他突然想,他们这些庸人的出戏是脱去什么,是做回平乏的自己,而或许任喻需要的并不是一场出戏。

他一直在戏里。

他好像一直在一部电影里,一条公路上,那么鲜亮,那么光芒万丈,镜头跟着他,太阳为他投下炽热的光,静物在飞驰后退,而他永远向前。

金塔那边有人在喁喁念经。任喻掐了烟,说:“我们进去看看。”

两个人循声走到金塔前仰视,夜晚令它的雍容变得温柔,整个轮廓在黯淡的景观灯和月色下泛着暖光,一层大殿供奉着四座法相庄严的佛像,二三层还有供奉着佛像的塔群。

“你知道雷牙让是什么意思吗?”

“野草和荆棘让出来的地方。”方应理回答,“作弊得来的,门口那块碑写了。”

任喻笑起来,抬手摸一摸方应理的发顶:“通过观察得到知识,也是非常棒的小朋友。”

方应理也笑了:“谢谢任老师。”

“完整的故事好像是说,释加牟尼生前转世时曾在这里生活过,佛涅槃百年后,有个佛教弟子来这里修行,为了他能够有修行和生活的地方,荆棘和野草纷纷让开,所以就称这里叫雷牙让山。”任喻说道,“你看云南这边的传说,对自然好像有种很特别的感情,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连草都有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