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2 / 2)

回来,带的羊毛之物可多?”这客商是指原在苏瑾店里住过的客商,几乎每个客商在进草原时,阮大都要与人再三说明,她这里收羊毛云云。现在那出关的客商们当是该回来了。

“羊皮兑出去近三百张。羊毛么,有三四个客商回程时带的有,每人带得亦有一百多斤呢。他们回程时,就将羊毛搭在牲口背上,省脚力,又不费事。二掌柜已叫人将货收了,因这两日小姐忙,便没来与您报帐目。”张荀笑呵呵地道。

苏瑾微微点头。她的邸店生意到现在也算是正式进入收获期。以兑换羊皮的法子,倒是极受客商的欢迎,虽然对面的盛记抢起她不少生意,总体说来,自己亦不少挣。而且她依靠着邸店消息的灵通,倒过几手布匹与茶叶,每批获利约有三四百两。而利头最大的当属接下来的即将大量生产的羊毛毯子了。

这羊毛毯子的加工地点,她倒是想挪到容秀县去。一来自己好亲自监管,二来也远离盛记,省得叫他抢先跟了风。

与张荀说了会儿铺子里的生意,苏瑾又道,“你现到柜上与我抽五百两现银来,咱们到了秀容县怕是要用呢。”

张荀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小姐,原先回程的商人还提过,在路上遇到孙公子一行,这十来日,倒没听人提及了,您说这……”

孙毓培几人四月初进的草原,按正常行程,此时也该回来了。关外的商路已成定势,往返的商人遇见总要搭些话,或叫人捎信儿回来,自四月底至六月里,他们一行的消息不断,现在……

苏瑾想了想,推测道,“可能他们也在回程中,不消叫人捎信了吧?”

张荀一拍脑袋,笑道,“也是。我倒把这茬儿给忘了。小姐,那我去了”

苏瑾点点头。

辰时末,朱府几人回来,将院中的行李都装了车。

上任的时辰是在明日末时,而陆仲晗此时已在离秀容县东城门外三十里处的驿站里等侯。道要她前与会合,与他一道上任去。

这边刚装好车子,老黄头带着长胜便来了。这老黄头面皮幽黑,个短,消瘦,但看起来神极好,长胜这个小伙子大约也是陆三夫人跟前的。但这些事陆仲晗信中没说,是苏瑾猜的。

因为这二人对她的态度还算不错。苏瑾暗自猜,会不会婆婆算是不甚讨厌她?

“少,可收拾好了?咱们走罢少爷在驿站候着呢。”老黄头笑眯眯的上前来行礼。

苏瑾笑着点头,“收拾好了。相公怎么又叫您来,天儿怪热的。”

“不碍,不碍”老黄头笑呵呵地摆手,“即收拾好了,咱这就走罢”

苏瑾叫了香草,和她一道儿了上了马车。忻州府离陆仲晗等待上任的驿站亦不远,约有三四十里的路。五日前他便到了驿站,因那驿站过于破旧,只是叫人与她传了话,直到今日才叫人来接她。

因时间充足,几人赶路倒也不急。苏瑾一路上问着老黄头徽州的风土人情,长胜赶着车,老黄头坐在车前平台上,隔着车帘与她讲得起劲儿。

中途到一饭庄停歇一个时辰,下午申时末刻才到达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