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3)

意,又或不应地。没成想,或叫媒婆子说是天花乱坠动了心,或叫两家爹娘做主订了成,或是相识地小姐少爷们有意促成捉了对。或叫那不应地,见识了没见过地本事,动了心。这世间大半儿可都是促成的姻缘”

林延寿抬起头,又睁大眼睛看着徐婆子。

那徐婆子年纪高大,见识过世间多少事。见他如此,晓得他是有些意动。说得愈发兴起,“你与那苏家小姐虽是近邻,话说过可有十句?她只晓得你是秀才老爷,可晓得你文才如何了得?晓得你品如何?但凡女子没有不爱听那甜言蜜语地,也无不仰慕才子地。秀才老爷只消露露她不晓得的本事,这事未必不成若成了,可不是世间顶顶的好乐姻缘?”

林延寿又低下头去,闷头闷了半晌,摇头,“羞答答地。我不做”

一言未完已叫那徐婆子捂着嘴儿,闷笑起来。直直笑了一刻钟,才停下来。抹去笑出眼泪,接着道,“秀才老爷可曾听过《西厢记》,张生缘何娶得催莺莺?不过是叫她识得张生地才情而已”

正说着,林寡妇置办酒水回来。林延寿听见院中动静,“呼”地站起身子,朝着徐婆子拱了拱手,慌忙跑出正房。

林寡妇到厨下放了酒水,急切进来,“如何?徐亲娘可说动他了?”

徐婆子并不确定,只得笑道,“且看罢。若秀才老爷仍无意,老身再凑时机与他分说。”

林寡妇也知自家儿子呆,并非三言两语便能说地动。遂将此事放下,下厨整治午饭。

林家的日子这两年来倒也尚可,自打林延寿进了清源书院,每月有一两的膏火银子,并不要林寡妇再把钱给他。再者书院大小月考均有赏银,三两五两十两不等。林延寿虽呆,学业倒是不错,一年之中,靠着这些膏火银子并大小考赏银,除了自家花用,也能给林寡妇二十来两的银子,叫她花用。

林寡妇虽没正经行当,但这归宁府人多商户多。商户离家多年不回,在归宁府又置了外室地大有人在。喜事常有,得的赏钱也格外丰厚些,她手头并不紧巴。

方才特意去苏家的铺子里置了孙记制作地小食,又买两坛好酒。花一钱银子置了条糯米猪肚,到厨下切片蒸热,招待徐婆子吃酒。

林延寿叫徐婆子的一番话说得脑中乱哄哄地,一会儿想将来若得那坏苦的姻缘如何,一会想若能得好乐的姻缘如何,不由地又思量到徐婆子说的促成的姻缘上去。

虽然他呆些,不爱读那些闲书。但同窗大半是年青地男子,间或听得几句,心中是知道地。在东厢房坐了半晌,仍不得半点主意。指尖不经意触到林寡妇方才扔来的几两银子,突地心中一动,不都道书中自有千般计么,且去买本书来瞧瞧

但又觉这等事体实在叫他羞愧难当。复又坐了下来。

林寡妇整好午饭叫他出去吃饭,他也不应。还要再叫,却叫那徐婆子拉住,笑眯眯地道,“且叫秀才老爷好好想想。”

……………………………………

苏瑾这两日,才算是真正的舒心。孙记的铺子开了,如预料的那般,生意甚是红火兴隆。自家的杂货铺子,本来临近年关生意便好些,又添了新的小食,因比孙记卖的便宜些,便也吸引了旧城不少的买主。上午还有一家住在城西的,特意跑来置买小食走亲用。

鞋子也因新年的原因,自家的鞋铺子,生意比先前更好些。送到孙记发卖的第一批鞋子,听张荀说,已缺了码子,坊子里正在加紧做,补充货物进去。

现下可以说暂时安定了,只等坐地收钱。这感觉如老农辛苦一季,正在品尝收获的喜悦。

那场初雪融化的很快,这两日气温回升,地皮已干了。好天气再加好心情,自穿来之后,少有松快。

不过,因巷子里有些近邻计划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