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2 / 2)

言尚似有所感,脸偏向她的方向。暮晚摇在众人疑惑目光中,走到了言尚身旁。她握住了言尚的手,言尚被她握住的手颤一下,却没有挣。而暮晚摇面向李公,微笑:“外大公,他是我驸马。但我驸马已经不是裴倾了,而是言尚。”

言尚微怔,垂着眼,心想:驸马?她有跟他商量过么?

没有。

但是他唇角噙了一丝微微的笑,立在大堂中,感受到所有人打量的目光,却并没有反驳、拒绝。

“言尚?”一道声音从外而入,“可是海内名臣言素臣么?”

暮晚摇回头,见是她那本在岭南当官的舅舅,李执,回来了。

第134章

暮晚摇带着言尚向自己的舅舅行礼。

多年不见, 只靠书信往来, 此时见到, 暮晚摇但觉舅舅依然如旧日那般, 清矍儒雅。若非外大公病重,舅舅是万不可能回来金陵的。

李公披衣坐在榻上, 向李执探究地笑:“怎么,你认识摇摇这位驸马?”

李执未答,反而是言尚温和道:“数年前, 学生在长安时, 因乌蛮威胁之事,曾拜托公主殿下求助府君照应学生的家人。府君的风采,尚自那时,便极为瞻仰。”

李执但笑不语。他盯着这位说话和气、不紧不慢的青年郎君,见对方不卑不亢,面对他们,丝毫没有来自小门小户的拘谨, 才放过了言尚。

李执却向自己的父亲解释:“言二郎仍然谦逊了。当日他在长安时之所以向我求助,是因在那更早些时候,摇摇被那乌蛮王威胁, 言二郎身在岭南乡野,青萍之时, 他向摇摇和我献策,算计了那乌蛮一把。”

李公感兴趣了:“献策?你们竟是那么早打过交道?”

李执淡目看着并肩而立的言尚和暮晚摇,见暮晚摇若有若无地站前一分, 分明是护着那个青年。李执淡声:“当年,言二郎尚未入仕,少年之龄,所献之策实则粗鄙浅薄。摇摇现在想来,会不会觉得当时你太过天真?”

暮晚摇目有不悦,却微笑:“是。当时我不懂政务,全凭舅舅指教,帮我大忙。”

李执叹道:“你也不必这么说。当日言二郎那般粗陋的献策,我都同意了,其实并非完全为你。实则我见有人少年时就有勇气向一公主献策,觉得有趣,虽然计策浅些,但假以时日,若为我所用,未必不能被我调教出来。

“我直接将那策献给了边关,本也没觉得真能成事。我被贬官去南海,绝无可能离开南海,我心中想言二郎为我所用,便只能让言二郎来南海见我。我当时想的,本是那计谋失败,激怒乌蛮,乌蛮出兵大魏,需要有人为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