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2 / 2)

里发酸,坐立不安。

言尚写了一会儿折子,仍是稳不下心神。他只好让仆从云书进来,故作无事地让云书去问:“殿下可曾回来?”

过会儿云书回来说,殿下午时就出门了,至今未归。

云书看言尚:“郎君有事寻殿下?”

言尚垂目静坐,说:“没事。”

可是过了一会儿,言尚又忍不住派仆从去问,而暮晚摇依然没有回来。来来去去好几趟,眼见天色到了傍晚,那女子仍不回来。言尚心浮气躁,胡乱猜测为何久久不归,他们两个在做什么?

他自然相信他二人的人品。

可是、可是……

郎君坐在书舍中办公,云书站在廊下感叹一句:“天快黑了,坊门马上就关了。殿下今晚该不会不回来了吧?”

话一落,书舍的门就打开了。

言尚面色不自在,却正经地轻声:“我去慈恩寺一趟。”

云书:“可是去接殿下回来?”

言尚:“自然不是。是、是……我向慈恩寺捐了些香火钱,主持一直想寻我道谢,却被我躲着。而今我突然想起此事,要去处理一下。”

云书便去备马了,而云书回头看一眼回房的郎君,心里忍不住一叹,为自家郎君抱屈。

心想二郎脾气也太好了。

哪有和气地回答自己仆从问题的郎君?

又哪有明明在生气、却还要去接人的郎君?

云书从来没信言尚是去见慈恩寺主持的,言尚这般施恩不图报的人,捐了就捐了,不会等着人来谢。言二郎去慈恩寺,只能是为丹阳公主……自家郎君这般温柔,丹阳公主可不要辜负才是。

言尚出门的时候,长安城门进了驿站来的信使。

一封信送往韦七郎的住处,一封信送往暮晚摇的住处。

东宫之中,太子一直关注着此事。信使一入长安城,东宫便已然知道了。

自从演兵之事结束后,可以说,太子一直在等着信使进长安。太子乃心机深沉之人,知道李家和皇室的关系一旦和缓,李家一定会有下一步动作。

而今他等来了。

虽然不能截获来自李家的信,但是这信同时送去韦七郎和暮晚摇,已经给出了一个讯息。

太子沉思着。

如果他是金陵李氏的家主,当暮晚摇在长安权势一点点增大后,当皇帝和金陵李氏开始和解后,他就会立刻促成暮晚摇和韦树的婚事,让南方大世家和北方大世家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