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2)

叫“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这传说引来后世无数寻宝人。

官方的,乾隆和咸丰皇帝,都派过朝廷大员组织河工在江口打捞,基本没收获,民国时,川军也轰轰烈烈捞了一回,没下文。

民间的,解放前,有个叫马昆山的,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到了沉银藏宝图,心花怒放,成立了个“锦江淘金公司”,大量招工,还购买了金属探测器等先进装备,耗时费力,最后捞上来三筐小铜钱,气得险些吐血。

解放后,被童谣和传说鼓舞,怀揣美好梦想,私底下下水碰运气的人不在少数,可惜都一无所获,以至于开始有人怀疑,这仅仅是个传说罢了。

直到201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对疑似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2017年,出水文物超过一万件,价值无可估量,好像2018年,还会建个对公众开放的江口沉银博物馆……

事情上了新闻,无数人才开始咂舌:这传说,居然特么的是真的!

***

宗杭有点激动:“张献忠这事,也是你们做的?”

他忍不住想夸两句:也太牛了,从明末到现在,好几百年呢,皇帝都没能挖出来,可见藏得确实严实……

哪知易萧硬邦邦回了句:“我们拒接的。”

“我们做的,会有那么多消息漏出来?会连地点都让人知道?会被捞出来?”

“张献忠屠川,四川是江流重地,不少姜姓、易姓都死在他手上,杀孽这么重,我们不接他的单子,况且时间仓促,银子这玩意儿,不怎么值钱,又笨又重,处理起来,太麻烦了,于是没接。”

“他狗急跳墙,使尽各种手段得到点边角消息,学猫画虎,筑堤断河,做什么‘锢金’,又凿木藏银,江口沉水……”

“结果怎么样,你现在也知道了。”

***

是知道了,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宗杭有点紧张:“像我那样,能活在水底,就叫‘坐水’?你们水鬼三姓,都可以这样?所以才能完成那么大工程,把东西藏到水底下?”

他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什么,但如果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会觉得接受起来,没那么困难。

有些“独一无二”很难捱,同病相怜都值得庆幸。

易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