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怜手里抱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孩子,不断地轻声安抚被惊醒而哭闹的他。
谢文康皱着眉,想着谁这么无礼,在巷子里纵马疾奔,正想出言在小怜面前喝骂那些人不时礼数,却听得马蹄声停在了自家门前,不由一惊。
下一秒,院门就被周暄让人踢开。
谢文康和小怜望着威风凛凛的周暄,全都愣住了。
谢文康看到周暄,立马吓得屁滚尿流,直奔到周暄身边一把抱住周暄的大腿哭诉。
“公主,公主,你听我说……”
反正就是那些都是小怜勾引他的那些屁话。
周暄听得恶寒。
小怜倒是明白人,知道谢文康靠不住,连忙地上听凭周暄处置。
周暄来的路上已经看过了小怜的资料,兼之又知道小怜最后下场凄惨,便也对她失了兴趣。
不过一个可怜人罢了。皇帝在她死后给谢文康赐了一个官家女,赵文康为了脸面,把小怜和孩子都处理了。
周暄示意人把谢文康拉开,然后让人抱着孩子带着谢文康一路疾驰上了皇宫。
皇宫里,皇帝面对着来告状的周暄,第一次感到惊讶。
因为他这个长姐,向来是有苦自己吃,怎么这次改了性子?
讶异归讶异,但是他表面上还是要做出安抚的样子,正想象征性地惩罚一下谢文康,却被周暄接下来的举动更是惊到。
周暄在皇帝面前卸了甲,递给边上的侍从,拿出兵符道:“陛下,臣一家不治,何谈治国呢。今日,我便请辞。”
皇帝愣住,强压抑住心中喜悦,扶起下拜的周暄道:“皇姐,何至于此!若因谢文康一人而致皇姐脱离朝堂,岂不是要让满朝群臣来怪罪我的识人不明?都怪我看错了谢文康这个小人,我单知其兄谢文渊乃文韬武略世之良臣,却不知谢文康此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想到谢文渊,她还记得他俩青梅竹马。
周暄心中一阵抽痛,却很快缓解,敛了神情,认真说话。
“陛下不必多言,我心中已定,如今天下海晏河清,承平日久,实在不需要我再立朝堂。”周暄强硬地说完,之后却柔声道,“皇弟,你长大了,成熟了,这个国家在你的治理下很好!父皇看到也会为你骄傲的!你看我如今脸上已是有了皱纹,年岁渐长,不愿意再把时间花在政务上。这些年,我已错过了太多东西了。崖儿,答应姐姐吧。”
皇帝动容,推之再三,终于在周暄的努力下收下了兵符,以后的周暄将光有镇国公主之名而无把握兵权之实。
皇帝收获多多,周暄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皇弟,姐姐还想求你一件事。”
皇帝忙道:“姐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我们姐弟之间还需要客气吗?”
周暄道:“我想与谢文康和离。”
皇帝看了一眼地上一滩烂泥般的谢文康,嫌恶地瞥了他一眼,嘴里自是同意。
周暄就在皇帝的顺水推舟中,完成了一切交接。
她选择回周家老家去看看,那边比乌烟瘴气的京城好。
那里是个小县城,她的身份最为尊贵,日子过得还算悠哉。她不再回想梦中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既然还没有发生,她就权当它不存在吧。
这里是她和谢文渊一起长大的地方,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第三章 第三只公主
盛夏。
大周京城。
齐国公府。
周暄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忽的天空打了一声响雷,一下子被惊醒了。
汗湿了重衣,迷迷糊糊醒来,她已忘记了梦中情景,心中只觉得怅然。
这怅然很快被暴雨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