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氏:“你又不是头一回见,把胆子放大些,再说了,端午送长命缕给长辈天经地义,你唤他一声二叔,他难不成还会甩你脸子?”

颜?L闭嘴不语。

秋氏道:“你就是脸皮太薄,上一回二郎过来用饭,我都瞧见他偷偷看过你,可见是入了眼的。”

颜?L面色微红,“姑母莫要哄我。”

秋氏笑道:“哄你作甚?”又道,“前阵子得知宁樱出逃搞得他心神不宁,非得去寻人,现下你瞧他,那股子劲头一过,还不是就忘了。”

颜?L暗搓搓道:“这些日是没听见提过。”

秋氏:“可不,到底是年轻人的性子,冲动劲儿来得快也去得快。说到底宁樱不过是个婢子,他再怎么抬举也有底线,你看他这会儿稳重多了,想必是放下的。”

这番话把颜?L的心思说活络了。

秋氏蹭了蹭她,“胆子放大些,我看老王妃对你的态度也挺好,你若能把二郎哄来,她多半是睁只眼闭只眼。”

颜?L默默地拽紧手帕,她也觉得送长命缕是个机会,端午节的习俗罢了,且又是小辈赠予长辈驱灾辟邪的,算不得私物,传出去也落不下口舌。

这样细细想了一番,便道:“那待二叔晚些时候回来了我亲自送他。”

秋氏满意道:“总算是开窍了。”

于是一个下午颜?L都满怀期待,盼着能见李瑜一面。

今日圣人请大臣们过端午,赏了折扇、衣物,也有后宫娘娘们编的五彩丝。

端午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戴五彩丝,祈祷长寿,但圣人赏的又不一样,李瑜简在帝心,也得了一条戴在腕上。

下午回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郭氏布了家宴,好歹过端午,一家子总要聚聚。

秦王父子三人坐在一块说起宫里头的情形,李竞问起秋氏,郭氏道:“我让她带颜?L出去观热闹了,毕竟来趟京不容易。”

李竞瞅了瞅自家老弟,试探问:“二郎前些日找宁樱,可有踪迹?”

李瑜回道:“没有。”

李竞拍了拍他的腿,“眼前不有一个现成的么,你还瞎折腾什么?”

李瑜失笑,打趣道:“大哥什么时候也开始乱点鸳鸯谱了,你平日里是没这份闲心的。”

李竞抱手,露出一副我也很无奈的表情,“阿?L这孩子挺温顺的,知书达理,也没甚脾气,你骄纵惯了,她应是能容忍你的。”

郭氏也道:“我瞧着也挺温顺,言行举止颇有涵养。”

李瑜没有说话。

也在这时,秦王的曾孙们被领了过来。

人们很有默契地终止了颜?L的话题,李竞的两个儿子跟秦王一行人行礼,众人坐在一起唠家常。

之后隔了近半个时辰,秋氏二人才回府,她们一到福寿堂,郭氏就命仆人传菜。

硕大的长形餐桌能聚十多人,郭氏和秦王坐在主位,左右两边按长幼依次落座。

今日李瑜去过宫里,着官袍,虽然品级跟自家兄长和秦王差得远,但架不住人年轻又生得俊,白白净净的,通身的君子风骨,委实惹眼。

秋氏听说他得了圣人赐的折扇,还兴致勃勃要开眼。

婢女把那折扇奉上,秋氏小心翼翼打开,扇面上有圣人亲笔题的字,龙飞凤舞,叫人看着欢喜。

秋氏问李竞有没有,他说没有,她忍不住埋汰道:“你这个当老大的怎么就不长进呢?”

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颜?L偷偷瞄李瑜的腕上,那五彩丝编得可精致了,也不知是从哪儿得来的。

热菜陆续上桌,端午少不了粽子和雄黄酒。

夏日人们胃口不佳,饮食相对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