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趁着某日,宁樱和蔡三娘备了好些**锅子请府衙里的差役用,现下天气冷了,吃热腾腾的锅子最是适宜。
一口陶锅,一个红泥小火炉就足已。
几人围一块儿,谈天说地,颇有一股子江湖气。
当时他们就在府衙里用的锅子,菜蔬,羊肉,猪肉等荤食一应俱全。
人们个个围着陶锅吃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
李瑜看到那情形不禁生出怀疑,庖厨里的蔡三娘也很高兴,同宁樱道:“看来当地人受得下这饮食。”
宁樱点头,“当初我在扬州那边,本地人受不了这般辣的口味,哪曾想在这儿却找到了根儿。”
蔡三娘蠢蠢欲动,“若在这里卖锅子,应是能卖动的。”
宁樱笑道:“晚些时候便试一试。”
稍后她出去看李瑜,却见他同王县丞坐在一块儿,一个劲问他会不会吃坏肚子。
王县丞则一个劲儿回道不会,似觉得那涮羊肉过瘾,又捞了不少进碗里。
李瑜瞧着不禁肉疼。
他这县令一个月的俸禄可经不起自家媳妇儿造作,迟早得被她造垮!
生平第一次,那个傲娇的小公主深刻地意识到赚钱好难,挣俸禄也好难!
◎作者有话说:
我觉得会有一个鲤鱼精给自家崽换尿布嫌弃到怀疑人生的表情特写。。。?
第56章 番外:食肆和揣崽
官不与民争利, 这是大雍端到明面上的规矩。
但各世家贵族仍有自己的商铺田产,多数都是让家奴出面打理, 主人家则在幕后操作。要么就是挂到远房亲属的名义下,只要不是危害到民生百姓,朝廷不会盯得太紧。
隆冬的时候宁樱以崔氏的名义寻了一家铺子尝试卖锅子,那铺子不大,能同时容纳十二桌人的样子。
有了先前在扬州的经营经验,平时翠翠不大聪明,却在这方面成了师傅, 懂得安排人手干差事了。
定制桌椅、陶锅等物皆是宁樱自己画图纸安排下面的人去办差。
不仅如此, 她还特地租了一户宅院,方便与食肆进出。
为了调配出更美味的锅底, 她亲自搭配各种香料反复尝试,和蔡三娘兴致勃勃折腾, 时不时让周边的人们品尝, 看哪一种更受青睐。
覃州这边听当地人说很少下雪,冬日里湿冷, 在这样的环境中是要吃些**的锅子驱寒才痛快。
当地物资丰厚, 各色菜蔬也比京中那边要便宜许多,特别是不易处理的猪肉, 也开始成为涮烫锅子的美味。
猪骨熬高汤, 肥猪肉炸油, 猪肝猪血可直接下锅涮烫,其他的五脏六腑则先用卤水处理过再入锅子里煮。
猪肉小葱丸子、猪五花烫来也好吃,因为浓郁的辛辣咸香掩盖了它本身的腥骚味,比直接炖煮好太多。
小食肆才开业经营那天周边街坊邻里闻到那辛辣鲜香,全都好奇不已。
蔡三娘吹牛说是京城百姓最喜爱的吃法, 有些图新鲜的人开始进食肆尝试。
前头的经营是蔡三娘在处理,翠翠也过来帮衬。
她有经验,差其他仆人干活可麻利了,有时候崔氏也好奇过来围观,至于宁樱,则在宅院里吩咐家奴备足够多的锅底供应。
人们分工协作,总算把这食肆开了起来。
而李瑜则忙自己的县令琐碎。
夫妻各忙各的,有时候休沐他会亲自下乡走访,会把宁樱带上,一起领略覃州的乡村风俗人情。
这种生活状态是宁樱喜欢的,有自己的事情做,烦恼的时候小夫妻也会相互发牢骚。
二人各自有依附,既独立又相互依靠,比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