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接过身契,头大道:“阿娘有所不知,儿虽然没与那姑娘相处几日,但也见识过她的本事,主意多得很。当初在平州她就防范儿,一个人脱身了,平州四通八达,至于去了哪里真不好说。”

贾婆子:“不管怎么说,只要是一个活人,总会留下点踪迹来,你先试一试,至于寻不寻得到,另说。”

蒋氏也道:“这事不着急,慢慢寻也无妨。”

燕三郎这才应下了。

待他离去后,蒋氏自言自语道:“秦王府想顺藤摸瓜,这个人情怎么都得卖。”

贾婆子:“只要不会把娘子牵连进去就好。”

蒋氏点头,“应是不会了。”顿了顿,“不过我看那李瑜接二连三为这事折腾,多半是把宁樱放到心尖儿上了。”

贾婆子不以为意道:“就算放心尖儿上又如何,始终是个婢子,再疼宠也不会娶进门。”

蒋氏却不这么认为。

若说是其他门楣,她是信的,但秦王府不一样。

那秦王老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造了三十多位子女出来,十多位妾室,比宫里头的子嗣都多,在全京城都找不出一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