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得侯爷提点自然是明白皇上新政的好处,否则诺大的天|朝都要成空架子了,用兵救灾的银钱都没有可怎么办?少赚些并不算什么。”
云娘不想说些假话,空话,只据实道:“臣妾娘家人亏了些银钱自然也会肉疼,但却是江陵府里有功名人家中第一个主动交赋税的,一则心里明白新政道理是对的,二则就是感念皇恩,身为御封的耕读人家,自然最是要带头奉公守法的,再不会怨恨。”
皇上点了点头,又问:“听说又有许多贪利小民将田产挂在有功名的人家名下的,如今又闹出争执来,你们家可曾有?
“先前我们村里果真也有亲友们想将地挂到我们一家名下的,只是我父亲从未答应过,只道种粮交税,天经地义,如此岂不无人交赋税?官府岂能不来过问?硬是将那些人都劝走了。”
“哈哈,”皇上笑了笑,“可见升斗小民皆是感激皇恩的,倒是那些彪炳世代诗礼传家的名门见动了他们一点的利益,就整日嚷着斯文扫地,体面全无,其实暗地里瞒报田亩,做尽了丑事。其实他们从朕这里得的已经够多了。”
云娘觉得皇上说着,眼角却在皇后身上扫了一下,再想到承恩侯府先前的种种所为,倒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他们果真能做出那样的事。心里又替皇后不平,其实承恩公府的所作所为,皇后未必赞同的,只是管不了罢了。
云娘看出皇上对皇后不满,正想法子欲替皇后开解一下,却听贵妃笑道,“皇上,既然那些人如此地坏,就应该狠狠地罚他们!让他们知道皇上的厉害!”
皇上便也笑了,“朝政的事你哪里懂?不要乱说话。”虽是斥责她,语气中尽是宠溺,又转向云娘问了些辽东的细事。
听云娘一一答了,却也吃惊皇上对于辽东的情况极是清楚,很多事情都问到了点子上,语气间十分赞同玉瀚在辽东所做的一些改变,尽管还是因为他对皇后的薄情而不喜他,但也知道玉瀚一直赞皇上是个勤劳有为的帝王总是不错的。
说了一会儿话,皇上便起身道:“朕也该去看折子了。”
贵妃笑道:“我送皇上过去。”说着也起身跟着去了。
云娘便与大家一同躬身相送,却不想皇上又转身回来,立在云娘面前笑道:“如今朕给百官都加了俸禄,武定侯可能养得起家了?”
百官的俸禄果真加了一倍,又加了养廉银,玉瀚有爵位,品级又高,得的自然也多,可是云娘却知道皇上并不是真想问俸禄,却偏坦荡荡地道:“如今加上夷人给我们的孝敬,也能勉强度日了。”
皇上逾期多年,威严日盛,却也越发看惯了处处的奉承嘴脸,今日听了武定侯夫人觐见,便想起她一向肯说实话,又是故人,心里竟有几分想念。因此便过来了。说了这么些,倒也开心,却突然又想将武定侯夫人一回,与她玩笑。
当年她可是在自己面前直言家里养不起妾室,将自己说得无言以对,现在看她再怎么辩解!可再不想武定侯夫人反把话又挡了回来。堂堂天子,自然既不能说武定侯收了夷人的孝敬对,更不好意思因此追究武定侯的错,便气得笑了,索性直问:“家里可能养起小妾了?”
“不能,”云娘其实并不惧皇上,因此也不再装着笑了,板脸道:“岚儿的嫁妆还没攒够呢!”
“看来武定侯府小姐的嫁妆一定十分丰厚啊!朕的几个公主也没有准备这么多年的嫁妆呢!”皇上叹了一声,便又笑,“不如朕下旨指给自家儿子吧。”
说着便抬手道:“老大老二老三都成亲的成亲,定亲的定亲,下面还有老四老五老六年纪相仿,老七也差不许多……”
云娘再不敢玩笑了,“我们家的女儿哪里配得上天皇贵胄呢,万万不成的。”
皇上终于见武定侯夫人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