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如此,便不请那碎嘴的婆子来了,倒惹得我家宅不宁!”秦嬷嬷苦笑着没敢接话,这碎嘴的婆子可不是指什么服侍的下人,而是秦太夫人的娘家二嫂,秦二老夫人庾氏。

自打相爷成亲后,三夫人的娘家晏氏便水涨船高。短短数月时日罢了,晏氏已经位列皇商候选前列,一举成了大魏朝炙热可热的大商贾之一。

旁的人这才惊觉,原以为这年轻貌美的顾家三夫人是以色侍人空占个名头,却不想竟是真能在顾相爷跟前说上话的。油盐不进的顾相爷,竟也是吃美人计这一套的。于是眼瞧着顾府内宅只这一位如花似玉的正室夫人,不少人就动了心思。

庾氏正是其中一位。

她连着好几日主动过府来陪太夫人说话,太夫人心里纵然不待见这位咋咋呼呼的娘家二嫂,到底也要顾忌秦家的颜面,万万没有将人拒之门外的道理,只是一时却没能明白庾氏突然这般殷勤的意图。

直到那日,她遇见了来给太夫人请安的三夫人,才露出了马脚。

“……你便是晏氏吧?真是生了张好标致的脸,倒怨不得咱们家相爷将你放在心尖尖上宠溺。”

这话夸赞里带着刺,仿佛在说三夫人徒有美貌似的。

但三夫人的性子从来都是从容大方的,态度照样亲亲热热:“舅母说笑了,是相爷脾性温和,一向疼我,能嫁进顾家,是我的福气才是。”

庾氏没能挑出刺来,目光闪烁了一下,继续添油加醋道:“你说的是,相爷从来都是体贴入微的,既如此,你也该争气一些,少让太夫人和相爷忧心。你嫁进顾家也有半载光景了,怎地肚子还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先头姜氏在的时候,可是没多久就生下了明钰呢……虽然是个姐儿,却也到底是顾家的子嗣……你身量纤细,该不是在子嗣上有些艰难罢?”

太夫人闻声先变了颜色,瞪了她一眼,斥道:“二嫂说的这是什么糊涂话!我与老三都还不着急,你怎么倒替我们家着急起来?”

这姜氏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了,竟还被她拿出来说嘴。说嘴也就罢了,还要将明钰牵扯进来,那丫头从来和她亲近,若是这当空跑过来听了这番话,还不知晓要怎么伤心呢!

至于拿姜氏和晏氏作比,那就更是折辱人了。姜氏身世低微,是大着肚子被老三带回来的,晏氏却是良家姑娘,自小就在顾府里长大,难不成还要让她学姜氏,没同老三成亲便先珠胎暗结么?

这半年来,晏氏待她一向孝顺,晨昏定省不曾断过。府里有什么拿不准的事,也常常会来请教于她,半点没有旁的人家儿媳同婆母在中馈打擂台的想法。就连明钰性子看着也活泼生动了不少,素日里待她也是当做亲生母亲一般的。

这样好的儿媳,打着灯笼都难找。更何况,能让老三自个儿满意的,更是满京城都难寻。

所以庾氏这样不给晏氏面子挖苦于她,秦太夫人心里是很不舒服的,这才摆明了态度回护于她。

不过要说这子嗣一事,她实然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不为别的,只因这小夫妻成亲半载恩爱不减,听闻正院里的动静到如今还常常闹到三更时分……料想老三这般卖力,也该是想同晏氏早早有个孩子的,怎生就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但这事老三自个儿都不提,她这个当人家婆母的就更不会提了。若说遗憾,也只是生怕她自己身子骨不济,等不到晏氏再为她添个孙子的那一日而已,对这年轻的小姑娘心里倒是没什么怨怼。

可秦嬷嬷却知,庾氏的性子不是一个见好就收的。

“我这个做舅母的一片好心,妹妹怎么还同我置气起来?”果真见她不死心地接了话,又笑看着三夫人叹息道:“我知晓你是小门小户出身,怕是不习惯这京中大户人家的规矩。为人妻子,便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