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清高的长姐面前转一转,好让她知晓,她没能嫁进侯府,回到江陵,又得了门多么“了不得”的亲事!

作者有话说:

? 第 92 章

“大姑娘, 老爷请您去书房。”于妈妈笑眯眯地出现在东苑正房。

经历过昨日的事情,她与晏安宁之间早不似从前那般和和气气的模样了, 看着那样貌平平却力大无穷的冯穗, 于妈妈冷笑的目光打了个转儿,又迅速移开了。

晏安宁也懒得理会她皮笑肉不笑的模样。

但知她早已背主,此番这般殷勤来请她, 定然是来者不善的。

纵然昨夜顾文堂来了后穗儿便将她赶远了, 但昨日父女间生嫌隙的事情发生在前,她那时守在外头, 多多少少定然也听去了一耳朵,晏安宁到底不愿让这婆子看笑话, 眸色淡淡地应了声, 便带着几个婢女出门了。

路上, 听于妈妈目光闪烁地贺喜:“听闻今晨有个员外郎上门来求娶了, 虽说岁数大了些, 膝下还有几个儿女, 但确实富甲一方。大姑娘这些年不容易,回头见了老爷,可不要好歹不分, 千万别违逆老爷的心思驳了这门亲事才是。”

招儿听着柳眉一竖,恨不得抬手就给那老虔婆一巴掌。

晏安宁拦住了她的手,淡淡看面有得色的于妈妈一眼, 颔首:“您说的是。”

这下子, 倒叫于妈妈到嘴的话不知如何开口了。她一头雾水, 惊疑不定地打量着听了这明晃晃的奚落却连步子都没有变速度的大姑娘:这大姑娘难不成真听不出好赖话吗?青春少艾的姑娘家, 难不成真能因钱财看上一个年纪大还有许多儿女的鳏夫?

倒是一旁的冯穗, 听了那话后阴测测的目光便黏在了她身上似的, 激得于妈妈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由此反而消停了不少,一路上再没有说什么讨嫌的话。

晏樊背手立在卷草彭牙大书案前,晏安宁走进去时,便见他对着墙上悬挂的画像正在出神。

画上是个少妇模样的美人儿,春眉水目,粉面朱唇,最难得是明眸间款款的情意,浓稠得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暖阳中,浑身都舒畅起来。

晏安宁却微微有些怔忪。

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会渐渐褪色,但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却是难以磨灭的。在她有认知的记忆里,便很少看见母亲用这样的目光看她父亲了。

头一次,她觉得晏樊有些可悲。

自诩深情在日日处理事务的书房中抬首便能看见亡妻,实则那神态动作却是他臆想出来的夫妻和睦……

“父亲。”她淡淡地屈膝行礼。

晏樊恍若才回过神来,抬眼看过来,脸上的悲戚也一扫而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