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珍彻底愣住了,呆呆地抬起头看着太夫人,半晌没回神。
为什么,祖母所说的每个字她都听得懂,可连起来却那样难以理解,甚至让她的脑子几乎无法运转了?
什么叫,她打算替三叔求娶晏安宁?
晏安宁那样的出身,怎么配嫁给权倾朝野的三叔父?
? 第 69 章
适逢顾文堂刚到了珠帘边, 恰恰听到这句话,登时眉梢微挑, 脚步也不由顿住。
当下是什么样的形势, 才能听到他娘说这句话,他自然心知肚明。
令他意外的是,娘竟然这么快就开始在府里人面前维护安宁了哪怕只是个不受宠的顾明珍。这也说明, 她已经是将她瞧做自己人了。
顾文堂心下不由有稍稍的松弛。
同秦太夫人坦白, 他下的是一剂猛药,为的便是让她无论如何先接受这个现实。至于未来婆媳之间的嫌隙, 他本是打算徐徐图之的,却没想到, 比起当年的姜氏, 太夫人似乎很快就接受了安宁。
这无疑是他今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珠帘被袍角撩过, 传出细微的响动, 太夫人眯了眯眼睛, 忽地坐直了身子, 呵呵地笑了一声:“多大的人了,还在那里作怪偷听,快进来吧!”
闻言, 顾文堂微微一笑,抬手撩帘而进。
可怜顾明珍刚被太夫人这句话打击得神魂不稳,又见被她“告状”的其中一位满脸平静地踱步进来纵然看都没看她一眼, 可那玄靴踩在地上光滑如镜的金砖发出的细微响声, 却一声声都踏在了她的心上。
三叔怎么会在外头听着?
她面色发白, 心里已经知晓大事不妙即便三叔没将晏安宁当回事, 也定然不会喜欢她在背后议论他的私事。这种浅显的道理, 目光毒辣如祖母, 岂会不知?
看来今日这步棋,是完完全全走错了。就连祖母,也对她告状一事非常不满,所以才刻意戳破三叔在外头的事情,将一切摆在了明面上。
顾文堂同太夫人行了礼,便悠悠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低头抿了口茶后,才像忽然瞧见了顾明珍似的,道:“三丫头也老大不小了吧,婚事可曾定下了?”
“还、还没有……”顾明珍咬了咬唇,竟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那着玄青祥云杭绸袍子的男子听着便笑了,可那笑意却未直达眼底,他转了转拇指上的玉扳指,看向太夫人:“……从前我在南海当差时的一位姓李的旧部早前来信,想托我帮忙在京中的闺秀中寻一位合适的,给他在湘州卫所做正四品指挥佥事的独子说亲……那小公子也才弱冠年岁,我瞧着,三丫头就很合适,娘您觉得呢?”
太夫人看了他一眼,面上神情无甚变化,只道:“年纪轻轻就坐到了指挥佥事的位置,前途倒是不可限量。”
顾明珍的脸色却更白了。
正四品,听着是很诱人,可却不是京城的官员,而是湘州老家卫所的官儿。她若嫁过去了,岂不是这辈子都不能回京?且那家的主君是三叔的旧部,恭敬到连独子的亲事都想让三叔掌眼,她若成了这家的儿媳,岂不是更是矮了晏安宁一头?
最要紧的是,三叔可不是喜欢以德报怨的人,她刚开罪了他,这若真是什么好亲事,他岂会愿意将机会给她?那李家公子若是个品貌俱佳的,又岂会弱冠年龄婚事还没着没落?她一点都不喜欢湘州老家,她不要在那里守一辈子!
顾明珍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当下便不顾体面地膝行到顾文堂眼前,声泪俱下地哀求:“三叔,三叔我知错了,您能不能不要将我赶到湘州去?我……我方才是随意说说,并不是真心想害晏表姐的……”
顾文堂便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含笑道:“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