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香香一脸无奈地说:“可是,这年头,厨师这职业很吃香。人家有本事的大师傅都恨不得被单位里供起来。谁会愿意放弃国企,给咱们私家茶楼打工呢?”
谢三想了想又说:“这不是报上写了星期六工程师么?那不如咱们也找星期六厨师。只让大师傅周末来干活。不管怎么说,再为难,咱们总要开始做吧。这时间可不等人。”
董香香觉得三哥说得有理,就点头道:“那就决定开茶楼了。找大师傅的事咱们再想想办法,我也可以跟师傅好好谈谈。看他能不能帮忙找人。”
董香香一回头,就把这事跟白师傅说了。
白师傅早就知道董香香头脑灵活,一贯都是个有想法的。再说这茶楼的事,之前他们已经谈过几次了。
白师傅自然是愿意支持董香香的。
只是老派白案厨师的传承都是讲究门派的,很多人拜在师门,学得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独门绝活。这种东西根本就不会外传。
很多白案厨师,都不愿意跟其他派系的厨师一起合作。就恨不得同在一家酒楼干活的,都是他们的师兄师弟师叔师侄。
就像董香香家里,在那个年代,她外公只愿意把绝活传给她母亲。
如果他们一直在,董香香肯定是董家的直系传人。《八珍玉食谱》永远都不可能出现在外人面前。
现在,董家长辈都不在了。那些董家的白案厨艺精髓,基本已经失传。如果董香香真的只靠一本《八珍玉食谱》,无疑也就是管中窥豹,学不到十之一二。
她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手艺,其实都是拜在白师傅门下,白师傅费尽心力,手把手教出来的。也正是因为白师傅教的东西,董香香才更能参悟《八珍玉食谱》里的一些秘密。
不然,董家的手艺基本也就失传了。
到了现在,白师傅虽然也算延续了传承,却只有董香香和二牛两个徒弟。他也没有师叔,师伯之类的同门。
经过了一个饥饿的年代,连饭都吃不饱,也没人愿意学习这些做点心的花把势。白师傅这代白案厨师,就出现了断层。
别的派系的白案厨师,他倒也认识几个。
只是大家都守着老规矩,并不愿意掺合在一起。顶多就是看不对眼的对头。不老实的人甚至有可能跟白师傅抢饭碗。又怎么可能愿意跟白师傅在同一地方吃饭呢?
白师傅虽然也答应帮董香香找合适的大师傅,心里却也十分为难。
最后,师徒二人就商量,先把茶楼开起来再说。到时候,他们带着二牛先顶着。大不了向谢三说得那样,找“星期六厨师”。
到了五月份,铺子就被正式还回来了。
谢三又找到了那位相熟的泥瓦匠师傅,来装修房子铺面。
装修的图纸都是谢三自己画的。他自己那家小古董铺子就尽量低调。
虽然也算古香古色。可在那一排铺子里,却并不是很起眼。很容易就会让人忽略过去。
谢三之所以在那里开铺子,也就是为了接待一些行业里的熟客。所以,以舒适为主,装修也不是太上心。
反倒是他媳妇的茶楼,谢三破费了一些心思。
他画出的图纸很有一些旧时酒楼的风格。暗红的木质窗台,天花板上复古的吊灯,旋转而上的木楼梯。
单单是图纸,就带着一股那种古香古色的旧时韵味。
若真是按照这个图纸做出来,这家茶楼也就太过雅致些。
董香香看完图纸,马上就爱上了这家茶楼。
她甚至觉得,只要在京城里有这样一家八珍玉食府,也就可以当他们的脸面了。只要经营得成功,就算将来不在开茶楼分店,也已经足够了。
等到泥瓦匠师傅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