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现代人还是很不相同的,现代人就是能不麻烦别人就尽量不要麻烦别人,尤其是亲戚之间,朋友之间最好连钱的交道都不要打。可在古代就是人情社会,如果你屡次拒绝别人,生怕麻烦别人,别人反而认为你是看不起别人,不愿意亲近。

程添又对程晏道:“多的话我就不嘱咐你了,平日你也是个心里有数的。”

“是。”在程添面前,程晏多了几分恭敬。

至于三房老爷外放,大范氏倒是昨儿就见过面了,她也是说了几句祝福之语,就不多言。

而年轻一辈中,程晷和韩氏并立站着,不肯受礼,这其实是妙娘头一次见程晷,真正意义上致死她的人,在书中那时的他已经是京兆尹了,现在却还无官无职,神情透着温和。

程晏倒像是和他关系很好,还道:“过几日和晷哥一起去新开的清风居吃饭去吧,那里请的厨子可是称擅长淮扬菜,晷哥你可是最爱淮扬菜的。”

“好,到时候把睿泽也叫上,他也要来咱们家读书。”

“成啊。”

……

最后则是三房的程时,程时和程晷的温润还有程晏的飞扬不同,他生的就是一张娃娃脸,很是讨喜。见着程晏爱答不理,反而对妙娘道:“二嫂,我二哥要是发牛脾气了,你只管找二伯治他。”

大范氏笑骂道:“你这是在中间拱火呢?”

妙娘却摇头,认真道:“晏郎脾气甚好。”

晏郎?

吴老太君心道我果真老了,看年轻人这般称呼还有点难为情,妙娘公婆程添和罗氏索性装作没听到。

程晏是又得意,又觉得妙娘还是年纪小,他应该嘱咐一下她的,长辈们年纪都很大了,他们都和情爱无关,哎呀,真是的,怎么把爱称叫出来了呢。

??请安(二更)

请完安, 男人们都没有久留全部出去了,吴老太君笑道:“他们走了,咱们娘几个说话也自在些。”

妙娘今日是焦点, 话题当然都在她的身上,聂氏就道:“你的嫁妆都放在西边库房中,钥匙我等会儿让人送过去, 明儿你们怕是要得去宗房和五房拜谒, 今儿先把嫁妆点好是真。”

“还是你大伯母想的周到。”吴老太君点头。

妙娘笑道:“我嫁过来前, 娘就说我年轻,大事小事还得听长辈们的,既大伯母这般说,那我下半晌就去看看。”

二房的长辈们都非常好相处, 如聂氏已经是宰辅夫人, 性情素来宽厚,不说在京中, 就是江宁老家也曾经听过但凡上京的族人, 聂氏从无怠慢, 从吴老太君的语气来看也十分倚重聂氏,现在二房的三兄弟还未分家, 中馈依旧由聂氏掌控, 其他人毫无怨言, 足以看出聂氏的公道了。

见妙娘态度恭顺, 吴老太君也很高兴, 一家之中, 长幼尊卑尤其重要, 韩氏谦和待下更是宽厚, 那做弟妹的顾氏就必须也恭敬才行, 如此,才是家族兴旺和睦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