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都是她在管, 因为年轻, 又怕不足, 只好用功了,外人都说妙娘嫁给他如何如何好, 殊不知没有妙娘就没有他, 甚至妙娘还救了他一命。
以前他也是看门第, 现在却不这么觉得了。
况且妙娘的几个弟弟在读书上都十分有天分,这些舅兄们未来也是他的帮手,所以说人不能只看一时, 就如程时即便娶了皇甫氏又如何,程时本人没功名, 皇甫氏几个兄弟也不大得力。
在这个科举就是一切的时候, 所谓的门第也许能撑一时, 但日后还得靠自己。
否则为何那么多榜下捉婿的呢?
时光如沙漏, 弹指一挥间,日子就过去了,他确实实现了自己生平的抱负,虽然几经沉浮,但一直有妙娘陪伴在身畔。
人家都说中年夫妻完全相敬如宾了,他和妙娘却不是这样,他们好似越发恩爱了,尤其是辞去首辅之职位后,他们俩还有个一个小不点。
倦哥儿在翰林院,这小子年前年成亲,也算是大人了,却还那么不稳重,听说自己和妙娘要回老家,也恨不得辞官回家玩。
还是妙娘出来道:“你在京里和你媳妇儿好好的,跟着我们回去做什么,我是回去养胎的,难不成你也要跟着去?这么大个人了,还跟肚子里的弟弟妹妹争宠么?”
难得这一番话说的倦哥儿才勉强同意,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儿子是妻子一手照顾大的,所以对他们夫妻非常亲近。
当然龙凤胎一双儿女长女业已出嫁,次子乡试过了,准备游学,也不在身边,而是去了大舅舅家,虽然比往日清静些,但是程晏更喜欢和妙娘这样待在一处。
“妙妙,要不要喝点蜂蜜水?你不是说今儿口干舌燥的么?”
“不要,你让我看完我一卷书,好不好?”
这话本子还是程晏自个儿写的呢,原本他是想写些清水点的话本子,现在卖的那些实在是太不雅了,有的话本子里简直跟写活春宫似的。
还不如他亲自来,当年他曾经写过送给妙娘,只是后来事情太忙,没那个功夫,现在当然可以写了讨妙娘欢喜。
见这小妮子一心只看书,程晏也是没办法。
他拿起调羹,盛了蜂蜜水递到她嘴边:“不耽误你看书,喏,就这样喝。”
这样,她才开了金口。
看完书,她就要歇息,程晏一贯知道妙娘最欢喜睡觉。
他就陪她睡一会儿,还要留心她的肚子,虽然妙娘都是做了婆婆的人了,但是在他的心目中,依旧觉得她还是他的小姑娘,夫妻俩现在的模样才像是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