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多好,现在她却不这么想了,这六娘分明是为了见谢皇后去的,挺着大肚子也要去,出事了,这什么佛诞日都是幌子罢了。

可反驳她是必不会反驳的,一来三娘和六娘是亲姐妹利益一致,自己何必枉作小人,二来,六娘做事基本让人难抓到把柄。

她又不是判案的青天老爷,何必在亲戚之间如此呢。

洗三宴办完,妙娘就提前回去了,她和五娘关系一般,就是面上情,多坐无益。

她这一走,小范氏母女几个说话也自在些,小范氏就对五娘道:“你看你七妹妹,她就一点儿也不担心,反正生下倦哥儿,都三年了也没再怀,但她家里人也不会说她,因为她已经生了儿子了。”

三娘怕妹妹不高兴,忙道:“娘,您还别说,妹夫还是很喜欢淑君的。这先开花后结果,总得把身子骨养好了才能生啊。”

三娘自己是放弃生育了,那些苦汁子喝的她实在是痛苦不堪,再喝下去怕是迟早没命。

可见妇人要生孩子不容易,生下来也不容易,并非是别人嘴里那么轻松的事情。

小范氏瞥了长女一眼,叹了一声:“若不趁热打铁,时日久了,怕五娘在婆婆面前不好自处啊。”

这做婆婆的有几个能容忍儿媳妇一直不生儿子。

这是经验之谈,五娘是很听小范氏的话,但想起六娘,她又颇幸灾乐祸,“不管如何我总比六娘好。”

她还是那个性子,不管怎么改,都改不了。

小范氏说了她几句,方道:“六娘那一胎现在也稳的很了,我倒是盼着她能生个儿子,这样我们家和王家的关系也就更紧密了。”

要小范氏说为何聂家和她们渐行渐远,还不是因为三娘不能生,但是长女已经命够苦了,埋怨的话她也说不出来。

若是妙娘听到这些话,恐怕会庆幸自己早早的逃离出来了,她甚至对左右伺候的人道:“倦哥儿马上要开蒙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还得我陪着。”

彩云劝道:“二奶奶,现在小少爷也大了,您现在身子骨养的也挺好的了,要不要再生个小少爷。”

“不,现在别说这个。”妙娘虽然会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她不是那种完全盲从之人。

古代夫妻之间一般不避孕,所以生的多,她们家还幸亏程晏时常忙,偶尔行周公之礼也是会用到羊肠,但即便如此都怕擦枪走火。

这多子多福的背后还不是累的女人。

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倦哥儿一个带好。即便是大户人家有乳母丫头婆子照料,但是亲爹娘亲自教导和别人就是不一样,她的学识和程晏的学识绝对比大人强,且她们夫妻和睦,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会更轻松。

尤其是倦哥儿马上就要开蒙了,从一个小孩子逐渐往大孩子方面靠拢,从以前自由散漫到要讲规矩,这些是孩子的蜕变,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