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朕看,天下纷扰,内在于文恬武嬉,外在士民抗战不休而二圣竟先天下而降。”赵玖缓缓而对,俨然早有言辞准备。“所以,想让天下重归太平,却要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而朕也自当勉力坚持大政,无论危难,绝不动摇!你们说,是不是啊?”
吕好问、许景衡、汪伯彦以下,还有诸如张浚、林景默,以及其余日渐增多的许多行在文臣,连着韩世忠等几名武人,俱皆凛然,赶紧行礼称命。
“其实,其他事朕都还能忍,”盗用了一番名言镇住场面之后,赵官家却又微微脸红,反而主动稍作解释。“但丁进之前寿州大战时首鼠两端,甚至闻风而逃,差点酿成大祸,朕却实在是不能忍!须知,你们还有之前李相公,都视武人不生乱即可用,但朕对武人,万般皆可忍,唯独不能忍他们临战而退!此番移驻南阳,若不能趁势严肃军纪,整理地方,且不说将来如何以此为腹心,来御金人大军,只说八公山上的刘光世刘太尉,不就太冤枉了吗?”
吕相公以下,不少人闻言想起那晚情形,甚至觉得官家如今表现简直合情合理多了……这是进步!
PS:感谢白银盟大佬嘉米尔的穆先生……昨天还说两个半盟主前台没显示,今天直接白银盟……给跪了!但我实在是没存稿……惭愧的高血压都要犯了。
第二章 召见(下)
话说,丁进招之不来,来了又带大军随行,而且直接据集镇不出,疑惧心态格外明显,这是他出身贼寇的自觉,也是当日官家亲手杀了刘光世的某种后遗症,更是行在此番西行南阳路上的第一个关卡……
然而,赵官家却仿佛不知道这些事情一般,居然丝毫不停,当日行在继续西行了七八里方才停下安顿,此时距离丁进所据的朱皋镇不过三十里,已经足够危险了。
但这还不算,翌日清晨,行在居然继续水陆齐发,如常向西不停,甚至还派出了例行该有的使者去继续召唤丁进,宛如没有看到之前丁进的过失一般。
见此情形,行在下面新来的文武臣僚自然慌乱,但官家和上头的大员、要员根本不做理会,却也只能战战兢兢、无可奈何,跟着行在继续向西;而相对应而言,就在前方朱皋镇的丁进却也被逼近了墙角!
须知道,丁进这种人,哪朝哪代都有,有的是军痞出身,有的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户出身,见到世道纷乱,或是被地方上的权力真空所诱惑,或是读了些乱七八糟的演义小说,便存了一些投机野心,真不能说有问题……尤其是之前靖康之乱中二圣北狩,整个赵宋皇族几乎被人一锅端了,眼瞅着便是大厦已倾,十八路烟尘滚滚而来的套路。
那个时候,不要说丁进这种人,就连很多原本来勤王的义军都直接变成盗匪,何论原本就做了贼难下船的?
不过,也该这些靖康、建炎年间惹事的‘枭雄’们倒霉,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猝死却又通过心脏急救活过来的大宋和一个正在强盛扩张期的大金,这就让所谓的枭雄们根本难以施展‘抱负’……这种情况下,反而是那个李成更显得有水平一些,还知道要在宋金拉锯场里左右摇摆。
当然了,那也是李成和那些子京东东路的义军、盗匪在临沂挨了完颜兀术和完颜挞懒多少万正规军毒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方才醒悟出的道理。
回到眼前,丁进眼下这个状态,兵不是兵,匪不是匪,想做大事已经失败过一次,所以没胆量,想放下野心却又因为尝到了权力滋味,又不舍得。攥着几万匆匆拉起来的溃兵、民夫,劫掠了两三个大州府,说有战斗力也有战斗力,说没战斗力那也就是一盘散沙。
他又能如何呢?
平心而论,他比赵官家难多了!
赵官家毕竟是个姓赵的,此时堂而皇之的压上来,这个淮西贼要么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