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1 / 3)

如此而已。

腊月十三,中午时分,闻得三十多小型砲车尽数装船成功,昨夜假装回去睡觉的赵官家重新折返到汴河畔,却是率京中大臣与辛苦了一夜的张荣,以及此次出战的数名梁山泊水军头领作别。

“此战胜败不足虑,朕就不去前线为张太尉助威了。”赵玖握着张荣手轻松笑道。“且让新科进士虞允文随行,代替朕随太尉行河上、观成败,朕在京中等消息,你们努力作战便可。”

张荣也不叉腰,也不笑,却是严肃以对:“且不说把金人拦在黄河上,本是更好的法子,只说官家对俺们如此义气,俺们也该为官家两肋插刀,拼上去才对。”

河畔诸多公卿宰执大臣,闻得此言,不少人都忍不住相顾失笑。

而赵玖却只是连连颔首,放开对方双手,不做他言。

张荣本也不欲多言,只是回身跳上第一艘挂着他旗号的大轮船上去,下令轮船踩动水轮,待到船只缓缓启动,速度提上,他却又忽然想到什么,直接在甲板上朝河堤方向作揖:“官家,俺见东京百姓甚为不便,等俺们过去以后,就把水门、桥梁都补上吧,沟渠也填上!”

赵玖不及应声,轮船势不可挡,早已驶开,随后数十艘轮船在前依次启动,百余艘小船在后,便在眼前河道中浩浩荡荡顺流而下,直接出城去了。

船队闪过城墙,进入城外金明池以后,便是旗帜都看不到了。

“仿着李彦仙那个‘中流砥柱’的旗帜,做一个同等形制‘替天行道’的旗子。”赵玖也不留恋,直接回头吩咐。“此战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给张太尉送去。”

ps:献祭新书,《南明第一狠人》

感谢第七十三萌人贵自知之明同学,和等人大佬的第三盟。

扯个淡,这个时候发这章你们一定以为是提前码好的……实际上是今天北京天气太舒服了,我早上七点半多码到4500字,然后断断续续睡了五个小时,期间断断续续码了最后一千字

第四十二章 一波

腊月寒冰火满空,玄冥移种祝融宫。

腊月十七,下午,黄河北流故道口小吴埽,旧堤之后的天然大港,早已经沦为一片火海。

没有什么绝地反扑,也没有什么汉奸商人窥的机密渡河报信……上午时分,顺流而下的御营水军便与御营前军统制李宝汇合,随即在后者的带领下,片刻不停,直扑小吴埽。

不过,待到大队船只顺流而下,于中午抵达小吴埽左近时,黄河北流故道西侧的金将哨站其实早已经对河中如此庞大的水师有所察觉,并快马疾驰前来报信成功。

一开始的时候,小吴埽守将大?先是不信的……不信才是正常的……但等他亲自走上充当港口围墙的黄河旧堤,亲眼看见上游影影绰绰出现的庞大船队后,却是没有丝毫怠慢与拖延,其人几乎是即刻下令,让港内会操船之人入港中操船,然后尽快出港。

能应敌便应敌,能逃走便逃走。

平心而论,这是很正确的军事命令。

但是很可惜,成百上千的船只摆在旧堤之后的港口、或者说水寨中,拥挤不堪。而金军虽然掌握了整个黄河中游的绝大部分船只,却又轻视水军建设,只是当做渡船储备来用,甚至反而因为船只尽握手中对水上之敌毫无防备。

故此,一时之间,如此多的船只,如何有序脱出?

何况宋军水师顺流而下,并不比路上快马慢上几分,大?这边瞅见轮廓下得军令,那边宋军水师几乎是眨眼便至。

御营前军统制官李宝自率数十艘南岸宋军本有的小船为先锋,先行顺流冲入黄河北流故道,抢入水寨出口,旋即,御营水军统制官萧恩又引上百艘小船尾随其后,二人一轻一重,一锐一钝,都是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