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还是洪涯回过神来,小心相对:“若岳飞这般行止,大都督又准备怎么做?”
“其实不管岳飞是哪种行止,此时都恰恰有一个妥当的应对之策。”说着,这李成负起手来,扭头看向门外,然后背着洪涯微微一叹。“依着在下来看,咱们不能消磨下去了,倒不如取个最稳妥的法子……我引青州兵、潍州兵即刻顺济水往下游而去,却不再尝试包抄平阴,而是老老实实到平阴更下游的傅家岸,跟……太子、大元帅他们汇合一起……而洪相公这里,我将几千密州兵与你,又何妨去阳谷那里,据坚城背黄河,以保济水北岸后路?”
李成这番话说的断断续续,而且背对说话对象,不免显得有些怪异。
不过,这番言语中的信息量太多,洪涯本能心中思索不断,却是来不及顾虑其他。而且你还别说,越是思索,洪相公就越觉得此事可行。
因为首先一个,无论岳飞是继续猛虎坐山、窥伺战机,还是已经行军往前线孤注一掷了,李成放弃眼前一时难渡的济水防线,老老实实往下游过去汇合刘麟、孔彦舟,对大局来说都是有利的,最起码比在这里消磨强。
其次,让他洪相公领着几千密州兵去阳谷坚城,不但可以做疑兵让杨沂中和他的御前班直不敢轻动,而且确实可以在平阴大局失利后为大齐部队多保一条撤往河北的后路,同时还有监视西面,防止东京再从此处派援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