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3)

探朝堂!你今日给了他粮食,莫说会稳住他,只怕他反而会以为中枢虚弱,然后专等金人来后趁机举兵吧?!”

“吕枢相。”林杞回过神来,也是赶紧再对。“人心这种事情,是我们能说清楚的吗?”

“你敢作保吗?!”吕颐浩冷冷相对。“你若敢作保,我便许你纵敌!”

林杞愈发语塞。

“好了。”

堂上剑拔弩张之时,刚刚在手中抛出一枚通宝的赵官家忽然开口。“不就是赌一波吗?成也无关大局,败也无关大局……说的好像一个钟相能把天捅破一般。他不反,是好事;可他便是反了,难道还能水军上岸,击破马伸抢了襄阳不成?!”

众人各自噤声。

而赵官家看了眼那枚被自己接住的建炎通宝,复又忽然失笑:“朕意已决,宁与内贼,不与外寇……给他便是!万俟卿,你再走一趟吧!”

众人如何不晓得赵官家是用什么法子做的决断,也是觉得荒唐,但偏偏都说不出更好的方案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万俟卨急速上前,领了旨意。

“明日起,朕就不在殿中听你们议事了,你们也不必都留于此处。”赵玖收起通宝,起身继续言道,却是让满殿臣僚愈发愕然与惶恐起来。“战事既开,朕当往豫山大营常住,枢密院那边,从两位相公以下,各处都随朕去军中,速速准备一下,朕今晚便要在军中看到全军的兵力配置,其余的事情都不要再管了;至于都省两位丞相,吕相公留守南阳主持大局,一言可决,许相公也不要耽搁,立即去襄阳,若南阳有变,大事许相公可与襄阳刘相公一起做决断,反正不要整日争吵了……当然,各部寺官吏,也都一分为二,谁去谁留自己商量,不要耽搁。”

说着,这赵官家居然兀自揣着袖子往后宫而去了,只留下满堂无声。

“官家!”就在这鸦雀无声之中,御史中丞胡寅忽然出列,扬声相对。“御史台不与他同,愿一分为二,一半随侍官家,一半往各处监军!襄阳便不用去了。”

殿上不知道多少人,闻得此言面色各自铁青,而赵官家却回头一笑,然后一言不发,继续揣着袖子走了。

第三十五章 兵力

话说,御史中丞胡明仲主动请缨,让台谏不去襄阳,显了忠心之余不免弄得其余所有人都下不来台……哦,就你们御史台忠心耿耿,与官家共进退?

而且大家又都知道,这厮本是个二愣子,若非赵官家念在他一直随行在颠沛流离,算是个梯己人,更有前御史中丞张浚不计私怨,卸任前专门举荐,还有御史内部资历,如何能做到这个显要位置?

当然了,好在官家是个晓事的,并未置可否,只是一笑而去,倒是免得大家自请去前线。

不过,也幸亏胡明仲此番表态,却是让所有人都绝了劝官家从长计议的心,而这也正是赵官家欣赏胡寅的地方了。

回到眼前,六月底金国皇帝下旨,七月上旬这道公开旨意就经河北义军的手传到了南阳,而赵官家也在七月中旬将行在重新转回战时模式。

而一直到此时,赵官家才算是对自己的家底子有了点认识。

“粮秣倒不用忧虑,虽说之前刘相公在南阳的囤积已经发往京西各城,但金人此时尚未渡河,那便应该影响不到各地秋收转运,荆湖自身的粮秣应该供给的上。”当日晚间,豫山大营军舍之内,以汇报军情为名专门跟来的户部尚书林杞继续了他的汇报,却俨然不再提之前的钟相一事。“所以军用是足够的,怕只怕战乱一起,前线短时间内便崩塌起来,到时候无数溃兵、百姓纷纷南下……”

“这就不用考虑了。”斜身坐在军舍正中的赵玖摇头制止对方继续说了下去,这位官家左右身侧立着大押班蓝珪与御前班直统制杨沂中,至于刘晏,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