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3)

,不管有心还是无意,若是再敢越矩,甚至牵扯到外朝,朕便请他去五国城伺候太上皇。”

杨沂中欲言又止,却只能应声称命,而旁边的刘晏早已经从糊里糊涂听到糊涂糊里了。

不过,赵官家吩咐完毕,便似乎不再在意这些事情,他射完两筒箭,便直接解开袖口,唤来内侍换上崭新的红袍,束上牛皮带,就兀自带上硬翅幞头,引着全副武装的班直往前殿去见诸位相公与近臣要员了。

且说,刘汲往襄阳赴任,此时殿中复又变成两东两西四位相公,一个御史中丞的大略格局。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臣汇集起来,中枢各处缺员渐渐补上,赵官家的近臣们,也早非昔日八公山上一个小林学士、几个舍人那么简单了。现如今,光是赵玖唤得出名字的便有两个殿中侍御史,一堆中书舍人,甚至翰林学士都多了三四个,还有什么其他的枢密院和都省(四省合一后的称呼)下属的个什么文字……就是所谓机要秘书班子了,也都是能直接上殿,立在角落,随侍官家与几位相公的。

譬如说胡闳休的妻兄汪若海,便是以承事郎的官阶在枢密院领着差遣做事,和刘子羽一样,理论上属于汪伯彦和宇文虚中所领。

“朕走之前交于诸位相公的几件事都可曾妥了?”赵官家来到殿前,与诸人见礼完毕,却是面色如常,好像刚刚根本没听过那些汇报一般,也没有昨天白河畔的尴尬事一般……只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而闻得官家闻讯,吕好问当仁不让,却又一时尴尬:“臣禀过官家,几件事情都颇多疑难……”

赵官家愣了下,却也不急,而是微笑以对:“无妨,一件件说来,从最小的那件事说来,李彦仙还在闹脾气?”

“回禀官家。”负责此事的正是吕好问本人,却是愈发尴尬。“李彦仙再次拒绝了旨意,不愿出任镇抚使。”

赵玖含笑摇头:“到底是为什么?”

“官家。”吕好问俯首以对。“臣专门让人问的清楚,李彦仙的意思是,他忠心耿耿,出身清白,请官家按正经次序赏赐升迁便可,如镇抚使这种专门与杂牌军将展示恩宠,让他与什么岳飞、张荣同列的官职,他宁死不受!”

官家幽幽叹了口气。

PS:还是那话,不要等,我夜里尽量补……七点多才起来。

第二十六章 解烦(续)

赵玖无力吐槽,也没法吐槽。

岳飞是不是杂牌,是不是该被此时的确是前线最得力最出彩的李彦仙看不起且不说,李彦仙这个态度其实是很直接的……人家的意思很明显,请中枢不要把他当外人,像镇抚使这种一听就有点像是安置藩镇的官职是在侮辱他人格。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如李彦仙这种未接触过赵玖的前线大将,骨子里还是不信他赵官家是真的在放权。

当然了,话还得反过来说,李彦仙这一通古怪脾气,更像是展示忠诚,寻求认可,而非是在故意闹事。

那能怎么办呢?

“如此,这事也算是吕相公你办妥了。”赵官家思考了许久,弄清楚里面的逻辑后,便干脆开口下旨。“他想要正经官职就给他正经官职便是……让李彦仙做陕州知州!”

“官家明断。”来到南阳后,吕好问表现的越来越和气了,也不知道还敢不敢喝多了去摸官家脑袋。

“军器监的事情呢?”一事大略解决,赵玖继续正色询问。

“回禀官家。”汪伯彦上前拱手致意,似乎也颇显惭愧,但不管如何,很显然这件事情的条子吕好问递给他了。“臣与枢密院上下多方讨论,也曾亲自去探查地方,询问人手,却都觉得有些疑难……一则,乃是选址困难;二则,乃是工匠难寻。”

“细细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