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3)

入一个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因为文字和作者的特殊关系,最终在整个作品中呈现了出来。

就好像很多人嘲讽《斗破苍穹》,觉得如何如何低端一般,但实际上,在我看来,当土豆用数百万字,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句现在看来有些烂俗的话给渲染到位后,这本书就有了他的思想价值……对于初中生、高中生而言,这个东西永不过时。

你不是高中生了,成熟了,但没必要看不起现在不成熟的高中生,因为那是曾经的你自己。

所以,斗破这本书是有着自己出彩思想的,而且极为王道。

然后说下我自己的那本《覆汉》,说实话,以我前一本韩娱文的经历和经验来说,能有那个成绩我是很震惊的……整个人都飘飘然了……然后我也想过,为什么会有出乎我意料的高度评价?明明后面那么矫情,明明套路稀烂,明明中间数次剧情失控。

而想来想去,我自己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在《覆汉》中对相当一部分历史人物,保持了尊重。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不爽,因为粪杀了吕布,这就没尊重他嘛……但实际上,我一直认为这也是一种尊重,就好像曹操的死,孙坚的死,刘备的死一样。

首先要确定一点,死亡,也是一种尊重,而且作者尊重一个角色,跟剧情中角色尊重角色不是一回事,两者没什么关系。

作者尊重一个角色,尤其是有历史原型的角色,不是让你捧着他供着他,给他一个好结局,而是要让结合着他在小说中的作为和他的历史形象,给他一个该有结果……所以首先一点,必须要明白,曹操、孙坚、刘备、吕布,乃至于周瑜,这些起了野心,有了该死的理由的人去死,正是一种对他们人生过往的尊重。

没有像张飞那种本来两属的复杂立场,强行让一定的角色活下来,才是一种侮辱!

具体来说,曹操是与主角在政治高度上最近的一个角色,他思想完备,野心清晰,到了穷途末路认清现实后,就该站直了去死!

孙坚原本混混沌沌,但因为主角改变了整个天下的思想形态,让他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的不道德,甚至是低劣,那他就该挣扎着去死!

刘备是主角的小兄弟,也是一个野心者和燕赵游侠,而他身为一个诸侯,所作所为也在大义上对得起自己所领的上上下下,那他就该毫无遗憾,然后带着一丝叛逆与配合,宛如一个游子对上家人时那般去死!

最后刘备在韩当怀里,岂不就是出去闯荡的叛逆孩子的表现吗?

而吕布,我承认粪杀这个方式超出了部分读者的理智线,但让我重新写,我依然会让他在厕所里死,然后最多给他一坛酒,让他淹死在酒里,所谓醉生梦死,遗臭万年。

这个匹夫之雄就该以一个匹夫的待遇去死,这跟他与主角的利害没关系,他的人设和历史形象在那里,就不配有一种更高端的死法。

说着说着有点像是自我辩解了……

回过来讲思想,对于《覆汉》中这一类东西,知乎上有人提到对历史的‘悲悯感’,与此同时还有人说我对历史有一种‘尖酸’的幽默感,我觉得其实是一回事……都是尊重,悲悯该悲悯的,尖酸该尖酸的,都是对历史的尊重,这并不冲突。

那么尽最大可能(当然能力极度有限,而且容易出硬伤),去尊重历史和历史人物,大概是《覆汉》这本历史小说的一个浅显思想。

除了有点悬的思想,还有一些别的东西,而且比较好理解……比如气氛。

所谓气氛,大家肯定明白,末世有末世那种残酷,赛博朋克有那种反乌托邦的荒诞,历史有历史的厚重感,都市要紧随时代感,异界大陆要的就是想象力的迸发,仙侠有飘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