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说女子就不能够进入学堂接受教育呢?我认为女子同样可以拥有学习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权利。咱们的老祖宗曾经规定女子不得轻易抛头露面,只能专注于相夫教子之事。但诸位可曾想过,如果女子自身没有才华和德行,又如何承担教子这份重任呢?”
此话一出,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只见朝堂之上,有几位大臣微微颔首,表示对这番话的认同;然而,仍有一部分大臣坚守着传统观念,眉头紧蹙,连连摇头,认为此举极为不妥。
其中一位年长的大臣站出来说道:“这可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啊!怎能如此轻易地改变呢?”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与坚定。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是啊!我们万万不可违背祖宗的规矩啊!”
就在此时,一个清朗而有力的声音响起:“谁说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就不能改变?若这些规矩我们觉得合理,自然应当继续延续下去;但倘若它们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存在谬误,那么我们又为何要固执地将这个错误一直坚持下去呢?更何况女子拥有才识,并不会给我们男子带来任何负面影响。”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谢淮安缓缓走进殿内。
他身姿挺拔如松,步伐稳健有力,眼神明亮而犀利,仿佛能够洞悉一切。众大臣见到谢淮安突然出现,先是一愣,随后纷纷指责起来。
“哼!这里乃是我江陵之地,所议之事皆关乎本地民生大计,你一个夷陵城的城主,跑来掺和什么?”
“就是就是!莫不是想借机干涉我江陵内政不成?”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这时,楚霁站了出来,“本城主支持犬子的想法。诸位爱卿莫要再争执,时代在发展,咱们江陵城若想繁荣昌盛,必须打破一些陈规陋习。”众大臣见城主发话,虽有个别仍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闭嘴。下朝后,楚行之找到谢淮安,“今天多亏了父亲出面。”
谢淮安笑道:“伯父也是明事理之人。不过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楚行之说:“我想先找些女夫子,女子入学堂之事需尽快推进。”
另一边,温长策听闻此事后,主动前来找楚行之,表示愿意帮忙寻找合适的女夫子。楚行之欣然答应。三人一同走访民间,发现不少饱读诗书的女子被封建礼教束缚在家中。
“这……这少城主啊,并非我不想,实乃我惧怕那如潮水般的流言蜚语,会让我的父母在人前难以抬头啊。”
“陈小姐,您大可放心,我以人格担保,绝对不会有人在此事上胡言乱语的。”
“是啊,此事可是城主亲口应允的,那可是金口玉言啊!”
“那好吧,我就试试吧。”
“李姑娘,依你如此想法,又有哪个女子敢去冲破这犹如钢铁般坚硬的枷锁呢?”
“既如此,我回头就去精心准备一番。”他们的劝说这些女子出山任教,起初许多人害怕流言蜚语不敢应允,但在他们不断努力下,渐渐有人心动。
不久之后,江陵城第一所男女混合学堂建立起来,城中一片新气象。楚行之和谢淮安并肩站在城墙上,凝视着迈入学堂的莘莘学子,露出欣慰的笑容。
温长策看向二人在一旁打趣:“恩!爱!”
“温长策,你再胡说八道我抽死你”说罢追着温长策跑远。
第63章 宿命般纠缠的二人
“主子,裴玄他……他好像不行了!”裴元神色惊惶地凑近温长策耳边,压低声音禀报消息。
温长策闻言脸色骤变,眉头紧蹙,眼中闪过一丝焦虑与担忧。然而此刻时间紧迫,不容他多作思考,只见他匆匆向楚行之一拱手,急切说道:“行之,实在抱歉,我突有要事缠身,需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