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童启只得硬着头皮再次将沧澜山神秘大佬那一套说辞给搬了出来。
为了增加真实性,他甚至还往里面填了一点其他的故事。
“我的确有师承,唉,说来话长,我这师父其实来头不凡,乃是道家之人。当时我一个人在沧澜山捡柴火,路遇一个樵夫在唱歌……我听他唱的十分有趣,富含智慧,便问他这歌是谁教的,如何拜师,他没有说话,只在我脑袋上敲了三下,我便猜想那意思是否是让我半夜三更时分提着束脩再去拜访?后来,我趁着月色偷偷登上半山腰,果然见有一座学院,其内坐着一个白发苍苍、胡须及腰的老道士,对方自云来自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只是偶然经过,见我诚心,便教我各种道理……”
第5章 第5章 来抽奖
此时,小说文学在大奉朝还未产生。
大多数的故事话本都以伦理讲实类居多,即便是最经验丰富的说书人,肚子里也没有几个好东西,多是前朝发生的老事。
因此,童启刚说了个开头,便把所有人都给吸引住了。
他们哪里听过如此一波三折的故事?
周围的奴仆竖起耳朵,瞪大了眼,连手中的杯盏酒水溢出,都毫无察觉。
童启暗松一口气,继续按照86版《西游记》的剧情继续往下编。
“……之后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我一边跟随着师父学习,一边读书,直至一个月前,师父突然说该教给我的东西都已经教的差不多了,让我下山,自己去县试闯一闯,没想到竟意外拿了县案首,惊动了大家。前两日,我回到书院,本想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给师父,可谁知他竟离开了,只留书说家中有事,让我别闯祸,好生待着,等过段时间再来看我,为了让我保持勤勉,勿骄矜自傲,甚至还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
“什么任务?”
众人连忙追问道。
此时,正值儒释道三家在文人心中鼎盛的时期,再加上前朝信教,发生了不少神秘诡谲的传说,大多都跟道家之人有关,很多文人心向往之。
童启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将收徒的事假借着幕后大佬之名半真半假的说了出来,在场的人虽意外,却也没有太大的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