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去了,他们心里只怕不是没有想法的。”便是没有,两个儿媳都要说一说,都是当媳妇过来的,她当然知道新媳妇的想法,能自己当家做主当然好。

“那便分出去呀,您跟爹之前想着让成婚后的弟弟跟着一起生活几年在分家,让他们学学当家做主的本领,如今也不过是早了几年,他们日后碰到什么事,还是能来请教您和爹,弟弟们是不是孝顺的,也就能凭分家后的做派看出来了。”

听着女儿的话,杨母叹气,“我跟你爹两个老的,都是想子孙满堂,体会天伦之乐,是以才想着让他们成亲后一起过几年再分出去,这样,我们帮着带孙子,他们年轻的小夫妻俩也能松快些。”

大儿子一家分出去,等三儿子或是四儿子有了孩子后,二儿子一家再分出去,等小儿子有了孩子,三儿子四儿子再分出去,这样一来,孩子有她帮着带,小夫妻有当家的教,多好。

“算了,不说弟弟,说着容易不高兴,咱们说小妹,小妹今年都十七了,定了日子没?”

“昨日刚商量好,定在下月月底。”杨母也跟着将话题转移到小女儿身上,小女儿性子软,她只得将其嫁到同村不错的人家里,日后便是受欺负了自家也能撑腰。

当然,大女儿只嫁到邻村,也是她怕女儿嫁远了受了欺负娘家人都不知道,陈家村虽比自家强,可给女儿撑腰自家还是做得到的。

“有些急了,我还得给准备添妆呢。”杨稔还没想出要给什么做添妆呢,直接给银钱会不会太没心意了。

“也是没办法,你小妹的亲事也是拖了些时候的,趁这会安宁,就让她成亲了,不好再拖了。”女子的花期就这几年。

在娘家了解一番后,杨稔打算给两个弟弟准备一些安家的东西,刚分家不易,带着孩子更是。

要回家时,陈如松过来了。

“如松过来了,来接小稔是不是?”天色不早,女儿大着肚子杨母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的,正想着要送女儿回去呢。

“娘,对,我来接小稔。”陈如松和声道。

路上,陈如松询问道:“大弟二弟分家的事清楚了吗?”

媳妇就是为着这个来的,这会应当清楚了。

“嗯,反正就是分出来了,明日你卖完米糕,买些东西回来,给两个弟弟,算乔迁之喜吧,也不知这个说法对不对。”

“两家一样重的礼吗?”不怪陈如松这样问,媳妇跟她二弟的关系要好一些,跟大弟一直别扭着,怕媳妇不想两家都送一样的礼。

“一样吧,都是亲弟弟。”

“还有小妹,下月就要成亲了,就在月底,咱们也要备好添妆。”脑海中小妹还是刚会走的孩子,如今居然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了。

“给她买什么好?”

“买根银簪吧,再送一对银耳环。”这是杨稔看着手腕上的银镯,生出来的想法,爹娘是不会给妹妹买银饰的,觉得有那银钱直接给女儿就好,是以首饰就由她这个姐姐送吧。

“好,媳妇你也买些首饰吧,除了你生辰我送你的首饰,你自己好似都没买过。”说到首饰,陈如松想起媳妇的首饰也不多,正好她想将铜钱换银子,买首饰是不错的法子。

“好啊,我也买根银簪戴戴,还有银耳环,银镯这些。”杨稔喜欢首饰,只是平时不提及,她很少会想去买。

“还买银的,该买金首饰了。”陈如松提醒道,之前因着天灾,家里有银钱也不敢多用,如今算是过去了,他已准备给媳妇买套金首饰戴戴,既然这会要给小姨子买添妆,就一起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