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哥略显心虚,开口道:“还有书和给先生送的礼,这些是要不少银钱的。”
陈如松不相信,“大哥,之前你跟我说,私塾先生有书,可以借了抄写,白纸虽贵,可我想,怕是还用不到一两银子吧,铁蛋去私塾还没到一年,也就是说六两银子也没用到,这钱费到哪去了?”这才是陈如松一直没明白的地方。
31. 晋江文学城发布 结果
接着陈如松又补充道:“便是给先生送礼, 也只有仲秋节和过年这两次,我打听过,一次送上一百文不到的东西已是极重的礼了, 那么也还是用不到六两银子。”
这话就把陈大哥本来要用送礼做借口的话给堵上了。
陈大兴不是个笨人, 他只是被之前的思想蒙蔽了,从来都说读书费银子,他也毫不怀疑这句话。
是以大儿子说家里的银钱都耗在孙子身上,他也没多想, 可经小儿子这么一算, 铁蛋念书再花钱也没到要咬紧裤腰带的地步。
可大儿子为什么要将多余的粮食都卖掉,只留将将够吃的粮食, 嘴边还一直挂着念书太费钱了, 家底都掏空了?
从前家里若是不办什么大事,一年能存下□□两, 分了家,田地少了四成,但五两银子还是能存下的,算上分家得的,有七两银子,这还是按从前那样过日子能有的。
像大儿子这样,将贵的粮食都卖了, 家里只留一些仅仅够吃到明年秋的便宜的粮食, 手里十两银子都不止, 哪里会缺银钱?
“老大,如松的话你听到了吧,给我跟你娘一个解释。”陈大兴难忍失望,大儿子是想要他跟老伴的棺材本不成, 明明不缺却要在他们面前说缺钱。
陈大哥确实是个要面子的人,可也是孝子,看到爹娘瘦削下来,心里不是不内疚的,原是想着爹娘将小弟的念头打消,他就赶紧停掉儿子的学业,恢复原来的生活,再给爹娘补一补,可不想,却是两个弟弟率先给爹娘抱不平。
“爹,娘,儿子不想送铁蛋继续上学了。”
陈大哥冒出的这句话令人奇怪,跟之前的话有什么关系么?杨稔不解。
“什么?”陈大嫂惊呼。
咦?怎么大嫂竟然不知自己丈夫的想法,不过大房不是要慢待公公婆婆就好,毕竟是大房接下二老养老的任务的,他们三房便是帮也帮不了太多,若要自家接二老过来,便有当冤大头之嫌了,毕竟大房是得了六成家产的。
到这基本就没自家的事了,杨稔心里放松,站在一旁继续听着。
而此时的陈大嫂一脸激愤,“陈如明,你傻了吧,先生可是说儿子读书不错的,继续下去说不得能考个秀才,你在想什么?怎么能不读?”
陈大哥并不想搭理自家娘们的话,心里对她还有些意见,就是她出的馊主意,说什么在爹娘面前哭穷,爹娘就会去打消三弟要送儿子上学的念头,但这根本没用。
“你是觉得当初执意要送铁蛋念书,今儿反悔怕失了面子,所以一直在我跟你娘面前说读书费钱,想让我们劝你?”陈大兴拉着脸问道。
爹这样想也好,总比知道自己的另一个目的要好,于是陈大哥低下头,虚着声说道:“是,我也怕您生气。”
“你,你”陈大兴气急了,却不知该怎么办了,大儿子都是快到而立的人了,还这个样子,是他没教好啊。
这时也不是教儿子是时候,现在关键是铁蛋到底还要不要接着读书。
“你心里是真不想送铁蛋念书了?”陈大兴认真的问道。
陈大哥一脸诚恳,“是,爹,虽然今年铁蛋念书的花费确实是如松算的差不离,可这只是刚开始,明年就要更多,之后是一年比一年要的多,儿子心里想清楚了,家里支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