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父子俩已经回来,杨小弟夫妻就能回去了,在外面待久了,夫妻俩心里也是很想家的,只是不好在杨稔面前表现出来,回来看见陈如松和小景,知道能回去了,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歇了两日,陈如松就驾车送夫妻俩回去,将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给了一份大的给夫妻俩,让他们给几家分,都是买的六份,二老一份,五个弟弟各一份,并不难分。
父子俩回来了,那么小景的亲事就要提上议程,二十一岁的人,这亲事还没定,算是极少的。
“同知大人的小女儿定亲了吗?”虽觉得这好几个月了,好人家的议亲早就定了,陈如松还是想问问。
杨稔摇头,“没听说,咱们不是一个层面的,他们的消息哪里能知道,你想知道该去问问那位族兄。”
“媳妇你不满意同知大人的小女儿么?”陈如松以为媳妇也是跟他一样的想法,觉得挺好,只是觉得儿子马上进京赶考才没跟同知大人说亲。
他以为,媳妇之后会关注同知大人的家事。
“不是满不满意,我觉得人家应当不会等小景,好歹是正五品的官员,除了小景,他还能有不少人来挑。”
不是不满意,而是同知比自家高太多,至少这会是,相中了自家而自家还敢不立马答应下来,在同知大人眼里只怕是不识抬举,杨稔不觉得两家还有说亲的希望,当官的不说眼高于顶,至少也是高傲的,被不如他的拒绝,面子上都过不去。
“这确实是,明日我去问问族兄,咱们去问问,不管成不成,也让同知大人知道,咱们是愿意,只是儿子要去京城,没办法说亲,免得他嫉恨咱们。”虽说同知大人应当大气,但谁知道他夫人大不大气。
杨稔也认同,做事周到总是好的。
回来的第二日,陈如松就去拜访陈通判,来得巧,刚好碰见陈通判出门,于是两人约好了傍晚一叙,白日陈通判是没有闲的。
傍晚,陈如松在府城一家较好的酒楼定了个小包间,这也是早上约好的地方。
这次约见不仅是问那个希望渺茫的亲事,他是想跟这位族兄拉近拉近关系,府城族人考不上,跟另一支的族人交好也好。
酉时,陈通判来到包间,两人一直聊到天色暗下来,才各自归家。
“同知大人的小女儿竟然还没定亲。”回到家,陈如松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109. 晋江文学城发布 议亲
“还未定?”杨稔挺惊讶, 同知大人这个小女儿,去年说已满了十五,今年就是十六岁, 这个年纪, 女子少有还未定下的。
“是,这次文谨族兄和我细说了,是因为同知大人的后院中,只有他夫人的子女出生, 且出嫁的大女儿也不容丈夫纳妾, 说亲的人家觉得太善妒了,怕同知大人的小女儿亦是如此。”
时人重视子嗣, 同知大人只有独子是极为危险的, 一个不小心儿子没长成,被吃绝户也不是没可能, 同知夫人竟然一直没让丈夫有别的孩子出世,若是娶来的媳妇也是如此,不顾大局,只顾着自己的地位,着实令人担忧。
“那族兄想必也解释了同知夫人的缘由?”既然文谨族兄当初选择来试探亲事,又夸过,说明他身为一个男子, 还能接受同知大人后院之事。
虽然就算这会同知大人的小女儿还未定亲, 自家儿子也未必轮得到, 但她还是好奇这个事情的。
“是说了,后院只有同知夫人的孩子,是同知大人他的意思,当初同知夫人两次生产, 都有妾室暗害,第二次发生这事后,他处理了有孕的妾室,就将剩余的两个妾室都灌了药,不能有孕,后院也安宁了。”
如果这是真事,陈如松佩服同知大人的果断,是个真男人,只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