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3)

“没有,他们都慢了一步,田地紧俏,我到的时候就剩最后两片地了,能买到也是不容易的。”

地主卖地这个事,给杨稔提了个醒,县城这里地主乡绅不少,手里都是最少百来亩田地,若是要卖,自家消息灵通就能抢占先机,买上一片。

一亩田好的七八两,差的三四两,只算六两一亩,十亩六十两,二十亩一百二十两,五十亩三百两,自家买上五六十亩田地,也是很不错的。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存钱,家里的存银接近四百两,花去三百两,还能有将近一百两存银,儿子后年才参加院试,这两年还能存下一百多两银钱,并不用担心银钱不凑手。

这买来的田地就不租给亲朋好友,正常租出去,收五成地租,一年也有些收入,日后急用钱也能很快卖掉。

还有自家男人,府城县城两头跑的,接触的人更多,待会他回来,得给他提个醒,让他记得多注意注意。

想到存银,杨稔都不知道自家怎么存着存着能存到几百两,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能存到两百两都觉得像做梦。

正想着这事,陈如松就带了好消息回来。

“咱们对面那个地主要卖地了,他家里有读书人要去省城考乡试,在凑盘缠,我已经看过定下了,回来拿钱,咱们一块过去,带你看看。”

杨稔喜出望外,激动道:“真的?二弟刚跟我说从地主手里买到地了,我就想着要让你注意着,没成想你就有好消息了。”

陈如松眼带笑意,“咱们这么多年的夫妻,你想的就是我想的,我比你还先知道二弟买了地,从家里出去就注意着了,只怕二弟买地的那家地主也是给家里读书人凑盘缠。”

“如今才五月初旬,就凑盘缠了,太早了吧。”乡试在八月呢,杨稔有些疑惑。

陈如松更明白一些,“从咱们这去省城要大半月,总要先过去,最迟七月初或者六月末就要出发,早一些的六月中旬也不算早,总得在那安顿好,再留几日好好温习一遍,这会凑盘缠也不算早。”

“这样,那日后咱们也得这时候就给小景准备着了。”杨稔坚信儿子是一定能考过院试的,那么儿子去考乡试前该如何准备,何时准备,也是要早早知晓的,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是,你放心,我会注意着,该怎么做都了解清楚。”儿子科考,是他们夫妻俩最重视的事情,只要考过院试,成为秀才,自家就算出息了,而考过乡试,自家在县城就算是无人敢欺,在府城也有一席之地,好处也是数不胜数的。

“那个地主要卖多少亩地,咱们如今能买几十亩田地呢。”只是她猜地主也不会卖太多田地,应当一二十亩这样,毕竟只是去省城赶考。

“就卖一片贫瘠的地,二十三亩多一点,我跟他定下了,按三两半一亩卖,凑了个整,八十两卖给我。”

夫妻俩说着话,陈如松也将银钱拿出来了,“走吧,咱们去交钱,顺便你去瞧瞧地方。”

一吊钱有六斤多重,这八十两有近五百斤,陈如松用了五个麻袋装下,背到驴车上。

铜钱太重,夫妻俩怕累着驴子,慢悠悠的走着,到地主家交了钱拿到地契,就去看地。

“就在县城城外不远处,日后咱们收租也方便,今年就让原来那些人租种,咱们不换,看看收成如何,今年的地租是归咱们的,这也是为何不太肥沃的地卖三两多一亩的原因。”

再贫瘠的地一亩也能产二石玉米,两百多文,这地也还行,二石半应当能有,自家没亏。

杨稔点点头,“挺好的。”

看着这一片二十多亩的地,杨稔突然发觉,大房那二十亩地有到底有多大,自家那六亩田地差不多只是这一半的一半。

难怪陈二哥一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