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一块玩,我原本是打算收一两银钱就行了,不过那两家都不是贪便宜的,没有答应。”
一块出远门,陈如松最想的就是平平安安,别的都是次要的,是以才主动少收,拉上他们一块去是最好的,这三个大男人都是壮年,小景也有十一岁了,那两家的孩子也十三四岁,遇到什么也有转圜的余地。
“还有别的一块去的么?”杨稔觉得三个男人,还有些不保险。
“有的,总共要去府城参考的有九个,不过有两家要晚一些去,他们是去过的,知道府城的情况,晚些去也来得及,还有七家是这次一块去的,两家也是有驴车的,各载了另外的人家,还有一家是租县城的驴车,七家都一块去。”
有七家,杨稔才算放心,“有这么多人就好,十几二十个人,如今还算太平,盗匪也不至于猖狂到几十号人出来。”
十来个盗匪是算多的了,她男人还算结实,耕种田地的人好事有把子力气的,自保应当不成问题,只是这路上的事也是说不准的,杨稔建议道:“买把大刀防身吧,以防万一。”
“好,买两把,给小景也备上。”出门在外,再小心都不为过,他还没活够呢,若是自己有什么意外,媳妇带着两个小的多难熬。
夫妻俩不只买了刀,杨稔还抽空去庙里求了平安符,真是怕的,不管这天下多太平,出远门都是危险的。。
给自家男人和儿子一人一枚,杨稔嘱咐道:“都戴上,不许取下来。”
“好。”“好呢。”父子俩都听话地戴在脖子上。
“驴车的车顶也得弄结实些,如今正是雨水多的日子,若是遇上刮大风,车顶不牢固被吹掉了可不好。”平安符求回来了,杨稔又操心起驴车的事。
这却是必要的,便是陈如松自己不怕,可若是儿子和他两个同窗淋了雨生病了可不好,马上要参考的可不能出差错。
“我去买个新的,家里这个用了好几年,旧了,还是买个新的结实耐用。”一整日都是跑着的,陈如松也怕旧的这个承受不住。
忙忙碌碌了好些时日,到了出发的前一日,大早上陈如松也不卖米糕了,早早地就驾车将岳母和小舅子接来。
次日一早,搭车的两家人早早的过来,父子俩吃过早饭,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出发了。
杨稔的心悬了起来,不管做了多少准备,她都还是担心的。
女婿带着大外孙出远门,杨母心里也是担忧的,不过比不上女儿,何况她到底比女儿沉稳,看着女儿焦急的样子劝道:“才出发呢,你别总担心着,不是说要去卖米糕吗,这就去了吧,小景这次要是考中了,往后这银钱可要得更多了。”
总是担忧着也不是好事,杨稔听着劝,只得按耐住心下的担忧,“那娘,壮壮康康就麻烦您带着了,他们如今可难带了,我跟牛嫂子两个人有时都带不好。”
杨母嗔道:“你跟我客气什么,壮壮康康你不用担心,当初你三弟四弟不也是我一个人带大的,这会还有牛妹子帮忙,好带的。”
今日这米糕还是自家男人做的,她两年没做,手艺早已不如自家男人,连厨艺也被赶超了。
当初自己还嫌弃自家男人做饭做菜不好吃,就算他想做菜,只要自己有空都不让他做,也是怀着壮壮康康,肚子大了不便后,只能让自家男人动手,好在他之后跟着村里厨艺好的族人学了两手,菜越做越好吃。
今日米糕不用做,明日就是她做了,今日卖完回去还得练练手。
天气越来越暖了,再过些日子这米糕就不能隔夜,得当日做好当日卖,到时就要早起了。
男人不在家的日子,杨稔还真不习惯,男人在家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她不怎么操心,如今却不行。
卖完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