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琇随苏衡在阳羡已住了大半年,苏衡当日以受伤不便为由,请阿琇帮其管理府中内务。阿琇起先不愿,架不住苏衡诱哄,又觉苏衡因她而伤,自己帮忙也是应当。待到苏衡伤愈,阿琇几次提及此事,苏衡以公务繁忙为由,仍央阿琇代管。一来二去,府中诸人皆知,不论将来如何,如今这阳羡府中,阿琇已俨然如女主人一般。

十二月,苏徖大军得胜回师,迁治所于吴郡。司空魏德欲使其安定江东,上表楚帝,封其为吴侯。

阿琇这几日十分忙碌,因新封的吴侯苏徖要来。苏衡见她如此,笑着劝道:“你也不必太过小心,大哥只是来看看我。”阿琇摇头道:“主公令你主政一方,便是有磨练之意。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是小小内府都杂乱无章,又如何能将阳羡治理的好。”想了想又道:“主公随行都有何人?是住在府中还是驿馆?”

苏衡道:“我只知有长史王晖,中郎将谢琅。”阿琇皱眉道:“如此便要住在驿馆了。”苏衡看着她,只觉她此时俨然如初嫁新妇,烦恼着如何款待宾客,分外可爱。心神一荡,轻声说道:“阿琇,你今年多大了?”

阿琇正在盘算如何打点众人食宿,闻言一愣,白了他一眼道:“你傻了么?过了年就十四了!”苏衡喃喃道:“十四……”阿琇奇道:“你怎的了?”苏衡不答反问:“季蒙年下回来吗?”阿琇摇头不知,忽笑道:“阿蒙哥不是在谢将军帐下,待他来了,你帮我求求他,让阿蒙哥回来看看我!”苏衡忙点头应下。二人又商量了一会儿,苏衡便到前堂理事去了。

苏衡此时想的是,趁兄长得胜之际,求他应允与阿琇的婚事,长兄如父,便是母亲也不便太过干涉。他也知母亲说的有道理,只是如今要他抛下阿琇另娶,是万万做不到的。

三日后,苏徖一行来到阳羡,兄弟二人一年多未见,分外亲热。苏徖见弟弟老成持重不少,阳羡在其治下法令有度,百姓安定,心中十分欣喜。

阿琇已在前厅摆好筵席,远远见众人过来,便退了出去。一时众人入席,鼓乐齐鸣,歌舞升平。

阿琇正在后院,忽见孙伶急匆匆地跑来,迎上去问道:“何事?“孙伶道:“主公兴致高涨,要听谢将军抚琴。“

谢琅精通音律,尤擅抚琴,阿琇早有耳闻,忙去书房中将琴取出交给孙伶。

厅中谢琅奏完一曲,苏徖抚掌笑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谢琅含笑归座,望了望他们兄弟叹道:“兄友弟恭,琅着实羡慕。“

苏徖与他自幼相交,自是明白他的意思,当下也敛了笑。苏衡却问道:“子瑜兄有何烦恼?“苏徖道:“他是看到你我兄弟,想起了自己。“苏衡奇道:“并不曾听闻子瑜兄有何兄弟?”

谢琅长叹一声,将酒斟满,一饮而尽,说道:“陈年往事,乃是我谢家人心头之憾。“

☆、十、谢氏家规

谢琅父亲只娶了谢母一人,谢家多年也只有谢琅一个孩子。他十一岁时,谢母又生了一女,全家万分欣喜,爱如珠宝。待到孩子百日,谢母带其回母家省亲,船行至丹徒时竟遇水匪。谢家护卫不敌,被斩杀殆尽。谢母恐受□□,欲自尽,又不舍幼女随己赴死,便将孩子放入木盆之中,投入江中,希冀能有人将其救起,随后便跳入江中求死,幸被过往渔民所救。

谢父得知后,带谢琅率五百军士,将那伙贼人尽数剿灭,只是幼女却再无踪迹。谢母经此一事,大受打击,一病不起,四年后郁郁而亡,临终时要谢琅定要找到妹妹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苏衡听到一半已有所动,待他说完忙问道:“令妹可有名字?”谢琅犹在伤感,闻言一愣,道:“因家母十分喜爱舍妹,在满月时为其取名琇。”

苏衡站起身,看向苏徖,苏徖击掌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