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十七年五月,交阯王吴旦幼子吴询因不敬长兄,被世子吴讷当众训斥。吴询郁闷成疾,其母公孙夫人哭告于吴旦。吴旦大怒,斥吴讷父犹在而伤手足,德不堪为继,欲废其位。吴讷惶惶不安,偏将军虞智劝其先发制人,乘吴旦不备,杀吴询母子,逼宫夺位。吴讷生性懦弱,犹豫不决,派密使求助于交州刺史田锦。田锦闻言笑道:“回去禀告世子,此乃汝家事,当自行决断。”吴讷揣摩良久,虞智在旁道:“剌史大人的意思已十分明白了,便是随公子所为,他必不干涉!公子亦当早决,否则将性命不保!”

吴讷少年即被立为世子,如今已近不惑,不仅继位无望,连世子之位都要不保。他想到这些年来父亲的猜忌,吴询母子的跋扈,若当真被父亲废黜,吴询母子定会不知不觉地将他除去。他暗暗咬牙,下了决定。

建宁十七年六月,交州内乱,交阯王世子吴讷率五千精兵围困交阯王府,以公孙氏妖媚惑主为由,逼吴旦交出公孙夫人及吴询。吴旦大怒,令王府禁卫出战,兵败,携公孙氏母子奔逃,途中公孙氏误中流矢,重伤而亡,吴旦吴询逃至合浦。

消息传至京口,吴氏听闻母亲被杀,立时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哭着求苏衡救其父兄。苏衡好言安慰,答应令交州刺史田锦派兵征讨吴讷。

外界风云变幻阿琇全然不知,她一心扑在苏绍身上。苏绍已会走路,每日都要在庄园中四处玩耍,所幸庄子颇大。苏衡既要安抚吴氏,又要照顾阿琇母子,府中庄中两处跑,虽觉疲累,却是满怀希望。

六月末,公孙玄趁交州内乱,苏衡分身乏术之际,派大将文良率军三万攻打南郡。南郡太守季蒙坚守不出,只派战船游曳江上。文良无水师,奈何不得。苏衡派使臣赴许都,向豫王魏德称臣,魏德大喜,楚帝下旨封苏衡为越王。八月,魏德五万大军攻打汉中,公孙玄急派崔锴抵御。崔锴调文良军至汉中,南郡之危即解。

九月,交州刺史田锦率军平定吴讷叛乱,吴旦吴讷父子均死于乱军之中,苏衡上表楚帝,由吴询袭位,楚帝按制降等,封吴询为南岭侯。原交州诸将不服吴询统领,尽数投靠田锦,田锦来者不拒,皆推荐至越王苏衡处,苏衡均按等提升,将其安置于江东各郡。

同月,崔锴一把火烧了豫王军数千石粮草,又派五百精骑袭了其粮道,五万大军粮草不济,士气低落,崔锴连连夺回数城。魏德见取胜无望,占安阳、沔阳二县后回师许都。

十月,越王苏衡上表楚帝,请封其长子苏绍为世子,楚帝恩准。忽有流言传出,江东前大都督谢琅之妹、崔锴未婚妻谢氏并未坠崖,而是为山匪所掳,受尽□□后逃回江东。因越王苏衡与之早已有私,并未通知崔锴,将其藏于别庄,日夜厮混,几个月后生一男婴,即为越王世子苏绍。一时坊间议论纷纷,均道越王成亲多年无嗣,谢氏却数月产子,苏绍实乃山匪之子。

苏衡大怒,下令凡有传议此事者立斩。然悠悠众口如何防得了,又是此等王侯秘辛,谣言愈传愈烈,竟有好事者打探到庄园所在,前往窥探。苏衡只得将庄园严密封锁,擅入者格杀勿论,以防阿琇听闻。

这日,孙伶随苏衡前往庄园,苏衡闭目养神,面色如常,孙伶却知他心中已恼怒到极点。今日议事之时,早已颐养的鲁直、刘通等老将纷纷前来,询问苏绍身世。苏衡百口莫辩,鲁直等人竟要苏衡滴血认亲,以保苏氏血统。若不是王晖、齐松阻止,苏衡当场便要发作。

孙伶忍不住暗自摇头,这二人当真是命运多舛,好容易如今相处融洽,吴氏不日便可除去,两人之间再无障碍,又冒出这等流言。若只是将阿琇身份暴露,苏衡至多背负个抗旨不遵,霸占□□的名声,如今却牵扯到了苏绍的身世,此时再让阿琇出现在世人面前,便是坐实了流言,苏绍将来要如何继位,又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