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关重要。

所以蒋黎只是“敷衍”地笑着回道:“好,你们也别想太多,说不定他还什么也来不及做就已被盯上了呢。”

彼时她并没想到, 这话竟灵验了。

之后的事情发展几乎超出了她所有的预料。

起初, 是姚家的段大娘子来串门的时候, 用一种颇关心, 颇委婉,又颇好奇地语气问金大娘子:“听说你们家黎娘打算带携身家改嫁了?”

金大娘子当时便是一愣,原以为对方是拿着王刑详送花之事来捕风捉影地打听,刚要正色说两句重话,不料段大娘子已续道:“现在外面都在传,说你们黎娘当初离开郑家的时候,是带着她所有嫁奁走的,这几年她做买卖又赚了不少。加上老太太和你们夫妇心疼她,言明待她改嫁时还要再添一笔嫁妆,哎哟,可羡煞旁人也!”

金大娘子一听,这传言简直就像是为阿黎量身打造的,好像不把她捧得金光灿灿不罢休。至于改嫁,其实这话里头并没有半个字提到是怎么个改嫁法。

她再联想起蒋黎事先的叮嘱,立刻便意识到其中或有内情。于是面对段大娘子的有意打听,金大娘子也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承认或是拒绝的态度,只是模棱两可地道:“阿黎是能为自己做主的了。”

段大娘子那天是琢磨着回的家。

接下来,又有蒋家在生意场上的伙伴陆续登了门,有人甚至直接就把求婚启给带来了,想走蒋老太太的路子。

段大娘子也没闲着,她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转头就和丈夫一起请自家表弟去酥心斋吃了顿饭,还是特意预定的内席。

蒋黎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所以面对这些人时仍一如往常地从容。

直到这天,有人在她店里打了架。

打架的原因十分荒谬,只因其中一方来给她送求婚启,另一方也是来给她送求婚启,双方撞见了,在互不相识的情形下各自都以为凭自家的身份应是她的座上宾,结果彼此不服,口角了几句,有人先动了手,继而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