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稻灵果种植采收的霓山神农院,负责各山资源协调供给的调度院,对外采卖的采卖院。
堪称琳琅满目。
不过后勤部门的管理相对宽松些,这些部门的主管基本是道途断绝和寿元无多的老人,在里面干活的弟子都是兼职,赚些钱财点数而已,上下级颇为含糊。
针对前三者,三清山山规明文规定,师徒为大,掌教山主次之,官署长官再次之。
也就是说,当一个弟子,有师尊、山主、署主同时对其发号施令时,以师尊之令为尊,其次山主,再其次署主。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法脉传承,如果不能保证师徒关系,那自然会有人为了权力与资源不想收徒传法浪费时间,只想一心往上爬。
这样就不是一个宗门了。
归根到底,三清山是一个以师徒传承为核心的道门,其余的都是为了便于管理而附加上的。
尤其是事务官署,上下级仅在公事公时上体现,没准下署之后,你的署主还得称你一声师叔。
不过在这些官署之中,应元府又是最为特别的,雷法的严肃性自然赋予了署官别样的权利,而且应元府里从府-院-司-署-组-队,分的极细,自己的顶上直系署官一般就是自己的师尊。
话又说回来,掌教、山主、署主这些职位,也都是凭能力、凭法力、凭声望推举上去了,几千年的制度,大家也都是服气并习惯了的,所以平常也少有师尊、山主、署主这三者同时发号施令来为难一个弟子的。
换言之,那便是这三者的话都得听,要是真有个什么矛盾冲突,多半还是这个弟子小心应付着各方要求,勉力都完成。
署主虽然只在公时公事上有职权,但是随着权威积重,要是在辈分上本来就比你高,那在非公时公事上让你办点其他事,许多人也无法拒绝。
纠氛司就是这样一个上下级界限颇为森严的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