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2 / 2)

人简单的将箓认为是此类道士的本命法宝,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想的也太过简单了。因为不同于本命法宝需要修士从修行之初就要开始祭炼,并随着修士境界的晋升而成长,箓是可以被直接授予的,并且在同一法脉中,箓是可以升阶和替换的,远远比本命法宝来的更灵活。在有些时候,这一类的道士还可以凭借箓施展出远超其自身境界的法术,这是本命法宝做不到的。

除了龙虎山,修箓的还有阁皂山和茅山,其他的也有,但都是这三家的分支小宗,或者直接就是请的这三家的箓。

所以这三家又被称作符箓三山。

龙虎山的箓称作正一箓,共分五品,今天是为新入门的弟子受箓,受的是最基础的「太上三五都功经箓」。

随着弟子修为境界的晋升,这箓的品级也会晋升。

成仙前有五个境界,正一箓从下到上就分作「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太上正一盟威经箓」、「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上清三洞经箓」、「上清大洞经箓」五品。

而最为玄奇和最让外人眼热的是,当符箓三山弟子坐化后,遵从其生前遗愿,只要箓主愿意,其体内的箓可以被山门收回。

被收回的箓可以再授给新入门的后生弟子,也可以化作攻伐的符,这就很厉害了。

这意味一个一境的符箓三山弟子,会在某一天更换了更高阶的箓后,其掌握的法力和对灵气的操控,会直接抬升几个台阶。

另外一点就是,谁也不知道符箓三山积攒了多少张以三境、四境、乃至五境修士毕生法力修来的符。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当程心瞻知道这里的讲究后,立即就想起了明治山下的那些尸。

是啊,都是千年的大宗,谁还没点这样的手段呢?

而自己所知的这些,难道会是全部吗?

闲话不表。

参与本次受箓的有四十九名新弟子,程心瞻看了,都是十岁到十五岁左右的孩童,只有男孩,没有女孩。

他有些疑惑,便轻声问坐在旁边的祝兼容,

“道兄,龙虎山三甲子才开山门收一次徒,一次才收这么点,怎么延续法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