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各家领头的人物现在吵翻了天,都在查这个血神教的底,他们认为这些魔头的秘宝血珠飞剑是极为高明的炼宝之法,虽然血腥污秽,但也不是寻常魔教能琢磨出来的,还有就是他们擅长驾驭飞剑,这也不是一般魔教会去上手的东西,所以长辈们猜测是正道的哪个大能叛魔了。”

听到这句话,大家显然很意外,程心瞻也有些难以置信,正道叛魔?

“并且,提到飞剑,大家第一个怀疑峨眉,但最奇怪的是,以峨眉上下的脾气,要是被污蔑了,定然是要闹翻天的,但这次,他们虽然也否认,但气势却很弱,而且这次剿魔,峨眉是第一个来的,又是简道长那样的大人物坐镇,所以现在大营里的气氛很怪。”

曾济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另一个消息则是指明了一群人接下来的路,

“山主说,我们上山的同时往北走,那边的压力很大。”

众人自然没什么意见。

一行人往北边走去,这山上没有植被,只有石头和雪,所以风格外大,呜呜的叫着。

因为死了人,所有人兴致都不高,互相没有话,只是沉默的搜寻着魔头的踪迹,虽然心中的除魔之念更强了,但脸上却也没了之前那种昂扬与兴奋,只有内敛与坚毅。

程心瞻尤其如此,当时在南疆战场上,他更多时候是个看客,看着苗疆旁门与南荒魔门斗得轰轰烈烈,他在热闹的七里河坊里待着的时间远远比在前线多。

即便是在前线上,也是在最低阶的战场,往往是伤的多,死的少,伤者养上个十来天,又是生龙活虎一条汉子。

他看到的最大的伤亡就是他进烂桃山那次。

但是在这里,只是刚上山,他就失去了妙缘道兄,他曾和自己饮酒赏月,曾坐而论道,一起下明皇陵,一道上白玉京,他本有大好前程,但在这里,就这么轻易被一个魔头戳死了。

这让他突然明白了,斩妖除魔不是少年侠客口头上的一件美事,而是你死我活的斗杀。

第115章 北阴

众人向上而行的过程中同时往北走,若从东南口俯瞰,便能发现有源源不断的正道门人如蚁一般从东南口上山,斜向北行。

只两日下来,便能鸟瞰发现以昆仑顶为中心,向下三十里处,东南口、东坡和西坡出现了一条腰线,这就是正道门人无法再往上一步的交锋线。

而在东坡和西坡上,在离东南口往北一百五十里处,也各有一条自垂直锋线,这是正道弟子抵御北方援兵形成的交锋线,这也意味着血神教始终把正道挡在南边,使其无法形成合围昆仑顶之势。

见状,坐镇大营的简冰如马上做出了调整,他减少了攻山的人数,只以少量三境领着二境继续上行,是匿影潜形,找到护山大阵的外围阵脚,目的不在于杀伤魔教教徒,而是想着摸到血神教内部,看看里面的情况。

又派遣大量的二境领着一境,继续往北边推。

现在魔教要么收缩防御,倚靠护山大阵,保护阵脚,防止正道探到内部去,但如此一来北方势必要放弃,不过这样等正道形成一圈合围之后,往上潜行的选择也会更多,只会逼得魔教进一步收缩防御。

如果固守北方,不想后路被断,那前门就得被看个底朝天。

两条线上的人,每天都有轮换,一但法力枯竭或是受了伤,马上就回大营。

血神教的几个殿主着急了,护山大阵不容有失,肯定不能把敌人放进来,他们退无可退。

但他们也不敢放弃北坡,西昆仑山是一条长岭,北坡是血神教倚靠北派魔教的退路,要是被切断他们就孤悬在外了。而且,直通昆仑顶的地穴入口就在北坡,万不敢被发现。

几个殿主联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