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只希望这些书能调剂女儿们那漫长而静默的闺阁光阴,一解春愁。

胥姜吹了吹手里的银花生,将它们小心的收入随身绣囊中。

坊集持续到傍晚,胥姜的摊位上又陆陆续续的来了些人,却很少再有进帐,临近的摊位都收摊了,她见巷子很少再进人,也跟着收了。天色逐渐暗下来,人声渐息,巷子里弥漫着从各家各户里飘出来的烟火气,重阳节各家的饭食想必都非常丰盛,但胥姜的小院里只有冷锅冷灶。忙活了一日,她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重阳糕倒还剩些,吃多了却腻得慌,此刻她的五脏肺腑只渴望喷香滚烫的美食。越想越耐不住,四处飘来的饭香犹如凌迟,她锁了门,连衣服都等不及换,点了盏灯笼往街上寻食去了。

重阳节,京城各坊不仅会开坊集,还会开夜市,但不是各坊都开,仅有永安、永宁二坊才有资格,时限也非常严格,酉时开,子时散,还有兵卫巡逻督察,以防有人不守规矩或作乱。

胥姜还没逛过京城的夜市,想来美食应该很多,永安坊与永和坊比邻,仅隔四条街,没有理由不去。她离开永和坊来到通坊大街,街上人很多,有的是一家几口,有的是姐妹结伴,有的是公子成群,有的是挑担小贩或兜售小玩意儿的卖货郎,还有如她一般形影相吊的孤独鬼,这都是往夜市去的。

第6章 第六斩,捡了个娃

一到永安坊,只见长街如龙,灯火通明,与远处的皇城相映生辉,恍若天阶琼林。

街道两旁挤满了摊档,卖衣服首饰、小食糕点、花灯纸伞或是杂耍游戏等等,应有尽有。小贩们的吆喝声、少年们的嬉笑打闹、商客之间的讨价还价,伴随着远处坊楼上的笙歌曼舞,无不让人迷醉。

胥姜从满眼衣香鬓影中揪出了一缕肉香,她寻着肉香来到一个西域汉子的摊档,两眼放光的盯着他面前烤架。

“这是鹿肉?”与猪肉的油润、羊肉的膻香不同,鹿肉带着一种特殊的甜,尤其是炙烤之后香气更甚。且西域人擅长烤制肉食,所用香料丰富而奇特,能完全掩盖肉的腥气,只剩焦香,勾得人口水长流。

西域汉子使一口流利的汉话,“客人好见识,正是鹿肉,下午刚从猎户手里买的,鲜得很。”

胥姜见他烤出的肉虽香,摊位前却没什么人,便猜测价格不便宜,随即问道:“多少钱一串?”

“六十文一串。”

好贵!一串可换六斗米了,而六斗米足够寻常人家吃半个月,难怪没什么人买。胥姜问了价本来也想走,但这鹿肉实在太香了,再加上肚子饿得咕咕响,哪里还忍得住?

好在这肉贵是贵,但份量足,一根半臂长的红柳枝串得满满当当,于是她冲那西域汉子说道:“来两串,多加胡椒和孜然,烤得稍稍再焦一些,少放盐。”

那西域汉子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姑娘是行家啊?”

胥姜盯着他手中翻烤的肉串咽了咽口水,“这烤肉,按说得按照你们家乡的吃法,配一壶葡萄酒或是石榴酒,一口肉一口酒的吃,方得至美滋味。不过在这市集里,混着人间烟火,就这么吃也很好。”

“姑娘去过我们家乡?”

“从未,只是曾结交过一位西域好友,也是烤肉的一把好手,有幸品尝过这般独特风味,至今难忘。”

那西域汉子爽朗一笑,从腰间取下一个弯刀模样的酒囊递给她,“我的石榴酒,姑娘可要尝一尝?”

胥姜大方接过,毫不扭捏的扯开酒塞仰头喝了一口,西域汉子适时将刚够火候的肉串递给她,“再来一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