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2)

银耳等他。

这一等,倒是把那日在楼府筵席上见过的钟先生先等来了。他将胥姜的书肆游了一遍,才说明来意。

“修补前朝县志?哪个县?”

“繇县。”

繇县早在战乱中损毁,百姓迁走的迁走,死绝的死绝,划到新朝,已缩为一个乡。这样一个不复存在的县,要修补其县志,其难处可想而知。

胥姜为难,这种活,没有一年半载下不来,她怎好接?

钟先生见她似有犹豫,又道:“此事本是史馆派下来的差事,有专人修篆,并非全让你一人修补。”

“愿闻其详。”

“这套县志本有旧版,共四十卷,只是其中有十二卷损毁严重,其内容也有残缺,需要修复修补。对史馆来说,这不过是件小差事,分派下来后,由于太过琐碎费时,被来回推诿,拖了半年也没个进展。”

胥姜明白了,因为费力不讨好没人愿意干,所以才在外头来找人来修补。

“我本已找了好几家书局书铺,大的不愿意接,小的活做得我看不上。可巧上次去杜回府上,见了你修补的那套蒙学诗集,就觉得不错,又在楼宅见过娘子裱褙的手艺,想着胥娘子做事妥帖,便想过来问问你的意思。”

胥姜思忖,若只有十二卷倒也还好,不过还是得先看那县志破损程度,若损毁严重修复起来,怕是得耽搁不少时日。

“先生,不如先将那损毁的十二卷送来,待儿勘验一番,再行定夺,可好?”

“可以,我明日亲自送来。”

“好,那儿明日便在肆里恭候大驾。”

二人将事情说定,钟先生也放松了神色,与胥姜话起下元节她送过去的节礼。

“多谢那日掌柜送来的豆泥骨朵和菇油,怪道说杜回那吃货赞不绝口,手艺确实好。本不因着此事,便早想来看,一直没闲身,倒不想因这县志之事成全了。合该有这个缘分。”

“先生日后若是想来,儿随时恭候,便是无事来坐坐,儿也欢喜。”

钟先生畅声一笑,连连道好。两人相谈正欢,楼云春来了,钟先生一见他,有些诧异。

“贤侄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