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1 / 2)

赶到码头之时正值晌午,众人一眼便见到了那艘大客舟。

客舟前有人支了棚子桌椅,旅客们正排队交钱、登记,胥姜先下马,再把柳眉扶下来,随后让她和护卫们留在原地,她和单伯去排队。

好在还有旅客和坐骑的名额,二人交钱、登记后,带着一行人去旁边等着登船。

码头有食铺、茶肆还有酒肆,胥姜去茶肆买了几碗冷茶,给众人解渴消暑。

喝完茶,便听船工喊登船。

他们人多,待其他旅客登船后,最后才上。

客舟总官让小厮们帮忙将马匹驱赶上船,胥姜牵着柳眉跟在后头,看着脚下汹涌的江水,柳眉不禁双脚打颤。

胥姜安抚道:“不用怕,我牵着你。”

两人扶携登船,脚落到实处,柳眉才松了口气,她走到围栏边上往下瞧,瞧得心头一阵发紧。

胥姜问:“你怕水?”

柳眉点头,“有些怕,从前都是游湖,船小水平,不似这般高大险要。”

单伯与侍卫们安顿好马匹、行李,留两人照看,随后带着总官和另外两名护卫,往这边来找胥姜。

他边走边打量这架客舟,用眼尺估量了一番,这船头尾长近十丈,船舱深二丈,阔二丈,甲板上竖着三架高帆,很是大气宏伟。

船上起高矮两座阁楼,供旅客住宿、闲耍,虽不如京中画舫精致,可那份古朴衬着青山绿水,倒别有境界。

单伯对总官道:“你们这船好生气派,不比京中的差。”

总官拱手笑道:“自不敢与京城相比,不过也算得咱们此处最大最好的客舟了。”

单伯问道:“这么大的船,行动起来想必也要耗费不少人力。”

总官掰了掰手指,算道:“纲首、舵工、艄公、斗手、水手、小厮、杂役等笼统算来,有五六十人。”

“最多能载多少人?”

“年节前后,除开船工,最多一趟要载两百人,过了便不行。眼下客淡,这一趟加上船工,总共也就一百来人。”

几人来到胥姜面前,胥姜朝总官一礼,笑道:“这一路便仰仗您照拂了。”

“娘子客气。”他回了一礼,随后侧身将人往船尾的阁楼请,“几位这边请,我带你们去看房间。”

单伯拱手道:“有劳。”

总官领着几人来到船尾阁楼,楼分两层,下层为客房,共有十余间。

楼上为闲厅,四面通透,临窗设席,一应摆设皆十分齐全。

柳眉低声道:“瞧着倒是不错。”

“那是。”胥姜荷包扁扁,嘴也扁扁:“价钱也不错。”

一大一小两间房便去了十两银子,人票、牲票另算,人一千二百钱,马五百钱,这算下来也是二十几两银子,若不是为了赶路程,断然不敢这般奢侈。

总官听了,笑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你们若走陆路前往充州,少不得要五六日,走水路只需两日。且指着车马翻山越岭,人、马都受罪,倒不如坐船好,不仅人松快,还能赏两岸风景。”

胥姜点头,“也是这个理。”

总官领着几人,依次看了他们定的房间。

胥姜定了一大一小相邻的两间房,方便照应,房里都有窗,并不昏暗。

大的是通铺,虽说是通铺,却也狭窄,五人可倒班换着歇息。除床铺外,临窗还摆着一张四方几,几上置有灯台、杯壶,门窗拐角处还停着两个放行李的箱笼,陈设还算齐全。

小的那间,有一张窄榻、一方木几、一只箱笼,供胥姜、柳眉二人住,倒显有余。

总官问道:“如何?”

窗明几净,陈设整齐,再闻一闻,气味也清新,胥姜满意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