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3)

“好嘞!”阿徕端起茶就要跑,胥姜不禁在他身后喊道:“哎,当心烫着。”

没多远,果然听见他被烫得吱哇乱叫,胥姜不禁笑着摇了摇头,端起一碗吹了吹,慢条斯理的饮了起来。秋风驱散暑热,甘美的茶水润泽肺腑,低沉的吟诵隐隐从千里外传来,胥姜幽幽一叹,捧起汤碗,遥祭乡魂。

“东家,房顶的瓦换上了,曹叔的活儿也马上完工。你过来瞅瞅合适不合适,若没有再改动的,俺们就可以开始洒扫焚香、去秽驱虫了。”许三的声音从外间传来,胥姜置碗熄火,往外走去。

她来到大堂,顿觉四周亮堂不少。抬头一看,原本屋顶上仅有的两片琉璃瓦被换成了崭新的八片,四角也各增了两片。天光由琉璃瓦滤下来,变得柔润清皎、莹莹透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屋子,多了几分幽华。

“那些碎瓦、断瓦还有檐角开裂的瓦当都换过了,下雨天也不会漏水。不过你这铺子背靠暗河,湿气重,不利于存放书典,还得设法驱潮除湿。东市的石场有石灰粉,可以买来填一些在四围,隔半年一换,既除湿又驱虫,有奇效。”许三替人修缮房屋的经验丰富,几句话就将问题与解法都交代了,胥姜一一记下,过后待办。

她走到店门外,曹木匠正将做好的花架扶起,许三连忙上前帮忙,两人合力将其抬放至大门左右。曹木匠胸中有尺,手艺超群,那花架与大门左右的凹槽将将吻合,真真是一分不差。

连见惯了的许三都忍不住感叹:“曹叔好手艺!”

曹叔拍拍手左右瞧了瞧,自己也觉满意,缓缓道:“做工如做人,下了几多功夫,就得几多酬劳,活儿做得漂亮,才不负东家所托。”

胥姜点头大赞,自她来京,将修葺装修之事托付给许三这一班子人之后,拆修、翻新、洒扫、添补,做的这一套活是真漂亮。既省力省心还节流省钱,真是没找错人。

“这段日子辛苦各位了,三鲜斋的位子早就订好了,做完最后的洒扫,我请大家吃好酒。”

一听有好筵,大家都欢喜,其中要数许三与阿徕最为热切,急吼吼的便拿起笤帚、鸡毛掸子开始扫捡瓦落下来的灰,曹叔与另外两位匠人也上前帮忙打水擦洗,胥姜则拿出香器填料焚烟。

香是常见的红艾混合了黄松,燃在淘来的半旧兽首青铜炉鼎里,可消杀毒虫、去味留香。这香得烧浓郁,要熏得房顶都透出烟,熏得蛇虫鼠蚁无处遁形才叫熏透了。

众人齐心协力,加之铺面本就不大,很快便了事了。胥姜把门一锁,踩着日晖领着众人前往坊东的三鲜斋。

“吃好吃的去了!”阿徕还是个半大小子,一路上蹦蹦跳跳,喜气洋洋,看得教人忍不住跟着弯了嘴角。

行至三鲜斋,店小二认得胥姜,连忙把众人引入阁楼雅间。许三等人平日多在街头小食摊上打牙祭,少有来这样敞亮的斋馆,四处打量之余忍不住在心中对胥姜嘉许再三。

寻常做活,即便是大户人家也没见对他们这样看重,还特地设宴答谢的,这胥掌柜一介女子,行事老练周到,慷慨大方令人钦佩。

“诸位安坐,酒菜马上来。”店小二把众人领到雅室,很快又下楼了。胥姜没落座,大家都不好先动,她见状赶紧招呼,“大伙儿快入坐吧,都不是外人,无需讲礼。”

众人这才坐下,这些人中曹木匠年纪最长,许三虽负责拉工谈活儿,但实际他才是主心骨,当初接胥姜的活,也是由他拍板定案。

此时置身三鲜斋,他虽有些局促,但作为长者总该替这帮没规矩的后生说些什么,便道:“东家破费了,我们这群粗人,小食肆一顿汤饭也就罢了,哪里配上这样的酒楼。”

胥姜忙道:“曹叔外道了,胥姜初来乍到,承蒙照顾,《诗》说‘投我以木瓜,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