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1 / 2)

这几日藕园莲蓬吃得了,楼敬叫人摘了不少,胥姜也带了些到书肆,吃耍、清供都好。

此时用来做一道蜜炙莲子,正趁景儿,另外还可顺道做一道鲜藕莲子汤,消暑解夏。

先是剥莲子、洗藕、切藕,有茵茵打下手,鲜藕莲子汤很快便上了炉子。

鲜藕莲子汤,除鲜藕和莲子外,还取银耳、百合、红枣作配。

因藕、百合、莲子都是选新鲜的,这道汤倒不费时辰。

在处置食材时,先将银耳用温水浸泡两刻,与备好的食材一同入锅,炖煮半个时辰银耳即可出胶。

然后加入石蜜,待其化开后,离火出锅,置于刚汲之井水中镇冷,待吃时便鲜甜爽滑,冰凉可口,很是宜人。

汤炖上后,两人继续剥莲子。

这是个费指头的活儿,好在胥姜手里器具多,她选了把不常用的刻刀给莲子开口,茵茵便负责拨。两人手脚都快,又有默契,很快,白胖的莲子便堆满一海碗。

“够了。”

胥姜让茵茵将莲子拿去淘洗,自己则另起炉灶,架锅烧水。

水沸,煮莲子,煮软后沥出,再烧锅炼蜜。

炼蜜用清油,取量几何依凭莲子之数,多则多取,少则少取,不宜过量。

油入锅五六成熟,倒入蜜,或是蔗浆,搅烫至微微焦黄,便将沥干后的莲子与之相会,然后翻搅至每颗莲子皆裹上蜜浆,便可离火装盘。

胥姜裁了荷叶,填入食盒,待莲子散去热气后,将其盛入荷中,让梁墨给汪掌柜家送去。

剩下的也依样,取了碗碟,裁了荷叶,尽数摆盘。

茵茵吸了吸鼻子,“好香啊。”

胥姜捡了一颗喂进她嘴里。

她先被甜得眯起眼,随即又被莲心苦得皱起眉,最后却是越咂摸越有滋味。

胥姜自己也尝了一颗。

嗯,苦乐相随,好一味人间。

第166章 一百六十六斩·制扇却暑

悠悠清凉水,由井入食味。

胥姜与茵茵汲水,将炖好的鲜藕莲子羹和煮好的老荫茶,放入冰凉的井水中褪热。

做好这些,又让梁墨和护卫们帮忙在门前支案板,晒字画、古籍,还有些发霉的存纸和刻板。

小暑晒物也是习俗。

过后又调墨、磨颜料,将前些日子绷的扇面,拿出来描画。

画有山水、花鸟、草虫、蔬果、走兽……各形各物,也有题字落章,或者仅落闲章的。

胥姜拿出自己在龙泉乡所收的那一套印章,在一把扇面上覆叠乱盖,最后落下‘大知闲闲’四字。

又找出一些书画残卷,将另一把扇面上水刷浆,用茶夹小心将碎片不寻章法地拼凑上去,待水浆干后,再落章,便成了一幅书画碎骨图。

这两把扇子,胥姜欲送给计善和邓阅川,以答谢二人平日里的照拂。

扇子画到一半,隔壁的肉香便飘过来了,众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汪掌柜满头汗的跑出来,对众人道:“席面备在我院子里,你们这边不必忙活,过会儿都去我家里吃去。”

他特地对梁墨说道:“梁墨兄弟可别跑,咱们早点开席,准能让你赶上回家的时辰。”

梁墨直笑,“好。”

胥姜找出一把晒谷扇递给他,说道:“我这儿事了,便收摊过来。”

汪掌柜拿着扇子摇了摇,又看了看,“这扇面好,眼看就该割谷了,我昨日下乡巡田,谷穗饱满,今年应当有个好收成。”

“看来兄长又要忙了。”

“忙点好,忙点好。”汪掌柜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随后又朝众人说道:“过会儿我再来叫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