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胥姜反握住他,期盼这双强而有力的手,能还百姓们一个公道。
“东家,你没事……”梁墨来上工,进门却见两人执手对望,后头的话顿时卡在喉头,忙退出肆外。
胥姜撒开手,同楼云春一起手忙脚乱的收拾碗碟。
听到人往厨房去了,梁墨才进书肆,开始每日的洒扫拂拭。
两个人四只手,很快便将为数不多的碗碟清洗归置好了,胥姜见楼云春头发还散着,便将他拉到屋子里,替他挽髻束发。
此事胥姜头回做来只觉得十分新奇,楼云春也随她摆弄。
“好了。”胥姜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
楼云春也没照镜子,她说好便好。
胥姜出门让他更衣,待他换好衣裳出来,更觉威武了。
胥姜夸道:“颇有先周遗风。”
楼云春最受不得她夸,与她软语辞别后,踩着绵云飘去皇城复命去了。
梁墨瞧着他顶着歪斜的发髻远去,久久回不过神。
因众多朝臣告假缺席,圣人今日罢朝,得知楼云春求见,忙叫内侍宣了进来。
楼云春入殿后参拜,随后将探查结果与水患之事一一陈述,说了半晌,圣人却一言不发。他疑惑抬头,却见圣人一直盯着他的脑袋看。
“陛下,臣方才所述可有不妥?”
“并无,朕只是觉着楼少卿今日之发髻甚为别致。”
楼云春告罪道:“臣入宫匆忙,未及着冠服,还请陛下恕罪。”
“哎,这又不是在朝上,爱卿不必拘礼,朕只是觉得你今日之发髻颇有周人风姿,甚为俊雅。”圣人与胥姜若是相熟起来,定能引为知己。
楼云春心头自得,拱手道:“多谢陛下夸奖。”
圣人摸了摸脑袋,打算过会儿让内侍也给他换个发髻,“方才爱卿说到哪儿了?继续,继续。”
自此过后,大盛男子兴圣人之好,掀起一股效仿先民的斜髻风潮,不过这已是后话。
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斩·蠹书大会
水患过后,朝廷赈灾进行得如火如荼,不仅朝廷出钱出粮,京中五大家族也纷纷慷慨解囊,各捐亿万万钱出来救灾。
圣人深受感动,便躬行其身,亲自携领百官下田下地,帮乡民们清淤、除秽、撒种、插秧。并钦点这五大家族陪同,要亲自观看其劳作,以彰士族怜弱惜民之心。
而工部因治水不利,贬谪的贬谪,罚俸的罚俸。那钱益还未坐热乎的水部郎中之位,一夕间便换了个屁股。
他被贬为都水丞,六年不得升调,新修的宅子因不符合制式不得不变卖,得朝廷赏赐的舆轿、马匹也尽数被收回,从此过上于各乡、里四处奔忙的日子。
柳园之蠹书雅会被洪水冲去奢靡浮华,露出伶仃白骨,大失往年风光。
京城不少书局、书肆,因新书被买断,也不得不重新选材、刻版、上报、刊印,以至于纸价、工价一时居高不下。
而那日包括胥姜、吴清窗、旦泗在内的十几家拒绝卖刻板的书局、书肆,互通有无,扩充品类,买卖一时红火。
胥姜书肆除老主顾外,还迎来不少新客,再加之《蒙学新集》铺底,在京城林立的号子中,竟也小有名气了,有人若是问起来,也能道出个一二。
与此同时,京城最大的蠹书会在国子监主理下,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
此次蠹书会由林噙年主理,其地点为各受灾乡里,所晒为大地之书。
国子监所有师生,包括掌监之官员,皆褪去衣冠,换上粗布麻衣,走入田间地里,帮乡民们重整田地。
有圣上与国子监领头,不少士子、书塾也领着学子们也加入其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