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师父那套《文脉溯源》我之前便已上报礼部,后续事宜我也安排妥当,往后自有宋学录和你接洽。”
他竟还不忘安排她的这桩事,胥姜压着泪意点头,“您费心了。”
“力所能及之事,自当尽善尽美。”杜回遗憾道:“可惜不能亲自看见它成书。”
胥姜走到矮几旁,打开带来的木箱,从里头抱出那一套《文脉溯源》放到杜回面前。
杜回打开一瞧,惊喜道:“你刊印出来了?”
“刊印了二十套留作纪念,这套送给先生,以谢先生校勘之劳苦。”
杜回没有推辞,有这套书,想来旅途也不会无聊了。
胥姜又拿出自己写的那册手札交给他,说道:“儿曾在涪州驻留过一些时日,这手札上记录了自京都去涪州的线路,所经镇、府,还有各地风俗,您拿着以作参考。”
杜回接过来翻阅,见里头记得详细,感慨道:“你有心了。”
“应该的。”胥姜又对他说道:“箱子里还有一些药,春夏多虫豸,西南一带尤其多,您带着防治。另外还有些干粮、茶叶,都是能存放的,带着路上吃。”
“好。”杜回笑道:“这般妥帖,倒是像家里多了个女儿似的。”
胥姜忍不住抹了抹眼,随后后退几步,朝他跪下磕了一个头,“先生相顾之恩,胥姜铭感五内。”
楼云春也跪下,朝他磕了个头。
“多谢先生对阿姜的照拂。”
杜回连忙上前去扶,“这是做什么,快起来。”随后又朝曾追使了个眼色,让他帮忙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