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去接的,杜飞章虽受父亲牵连也被降了职,却仍旧能留在京中,照顾一家老小。
也算万幸。
这几日杜家忙着给杜回打点行李,胥姜没好上门搅扰,她托曾追给杜先生带声好,随后在肆里,为杜回准备饯别礼。
胥姜经年羁旅,经验丰富,且对京城往涪州这条路线熟悉,她将所经地方风俗、气候、出行方式和所相识之友人等,事无巨细,撰写成一本手札,准备临别之日送给杜回。
她还去找陈大夫买了一些搽疮清毒膏、驱蚊蚊虫膏、补气救急丸等药,届时一并给杜回带去。另外,还做了些干粮,包了些好茶让他带着路上吃。
最后,她将自己刊印的《文脉溯源》分出一套来,以油纸仔细包好,跟这些东西放在一起。
她正将东西封箱,楼云春来了。
胥姜惊喜道:“你来了。”
楼云春见她收拾东西,也上前帮忙,“是给杜先生的么?”
“嗯。”胥姜点头,“他明日动身,我过会儿便将这些东西给他送去,顺道给他磕个头。”
自入京以来,多亏杜回照拂,书肆才有今日。他待她关怀备至,为她的事也操了不少心,他曾说将她当自家晚辈,她又何尝不是将他当做亲人?
她这辈子亲缘寡薄,无父无母,无宗族姐妹,叔伯兄弟,唯有一个师父也早早去了。来这京城得遇杜回和林家人,给了她一份犹如亲人的关爱,这是她的运气,也是她的福气。
可眼下又要分别,这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难免让她惆怅。
楼云春握住她的手,“我跟你一起去。”
胥姜轻叹一声,“好。”
胥姜准备的东西,正好装满一只半大木箱。两人套了驴车,将木箱搬上车,嘱咐梁墨看肆,便相携往杜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