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 / 2)

胥姜当初说她不想成亲,他很忧心,如今她犹豫了,他更忧心。

这世道,女子大多依靠男子而活,所以胥姜能挣到如今这份事业才更显难能可贵。

若嫁入楼家,这书肆势必不能继续再开下去,那她先前诸多心血便白费了。

“儿自起初便知道儿与他不合适。”她顿了顿随后改道:“是与任何人都不合适。”

杜回皱眉,却耐着性子听她继续说。

“自小,师父便从未教过儿如何做一个娴雅静淑,温柔和顺的闺中女子。他自教的是要学好本事,要自立自强,为自己而活。更要活得清醒,活得有志向,哪怕是吃苦受罪,也要自己挺直脊梁,顶天立地站着,而不是把自己托付给他人,做依托乔木的丝萝。”师父走后,她正是凭践行他的教诲,才一步一步走到如今。

她轻声而又坚定地道:“这书肆便是儿之志向。”

她虽无师父之才,却也想像他那般,开一间书肆,刊印自己想刊印的书,替他过想过却没来得及过上的日子。

她一路行来,有过惶惶不安,有过茫然无措,有过号啕大哭,有过郁郁垂死。那时候,她只想回到同师父在一起的日子,哪怕刻板把手刻出血,哪怕抄书抄得腰酸背痛,哪怕被他逼着背自己不想背的书。

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再也回不来,在无数次失望绝望中,师父留下的因她疏忽而损坏的书和刻板使她清醒过来。

她一边修复,一边哭,她的手被磨出血,自血里长出的根,终于着地,颤颤巍巍地将她扶起。

自那后,开一间与师父一样的书肆的念头,在她心头成型,她走过许多地方,最终选择了令他曾铩羽而返的长安。

杜回被她的话震了震,随即感到欣慰,可一想到楼云春,又觉愁人。

“那楼云春呢?”

胥姜也愁,随后叹道:“儿会同他说清楚,同他商议后做决定。”

既已互许,便是两个人的事,求的也是个两厢情愿,她一人不好做决断。

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斩·青玉破岩

长鼓声声,罢市休宴。车来人往,醉扶相归。

计善与邓阅川先行。

李统学见两人脚下已失分寸,便同梁墨一起,将二人扶上自己马车,亲自挨个给送回去,以免路上出意外。

钟麓也该走了。他让胥姜把县志抱到他车上,随后拿出契书,与她签字画押。契书为版印,朝廷制式,一式两份。

胥姜签字画押后,钟麓也拿出官印盖章,两份契书,一份留给胥姜,一份他拿回去交差。

签完契书,他拿出一只木盒交给胥姜,让她打开当面清点验收。

木盒里头齐齐码着十二块银饼,每块银饼正面刻着【官银二两】,背面也有落款,表明是哪座银坊所冶制。

胥姜共修十二卷,每卷二两,工钱加上包括誊抄、修注所耗材料,算下来价钱不算高。

这是史馆定价,钟麓便是想多给,也给不了。

“这活儿琐碎又磋磨人,你却做得这么漂亮,可不能亏了你。”他另拿出一个荷包递给胥姜,里头装的是一些碎银子。

“不亏不亏。”胥姜忙推了回去,“这个价虽不高,却也合行市,怎能让先生再补?您还请儿去赴雅宴,值当了。”

说着,她摸了摸那盒官银,又笑呵呵地道:“且能为史馆办差,也是本肆荣幸,好歹是吃了口官家饭。”

这不轻不重的马屁拍得人舒服,钟麓收回荷包,笑道:“胥掌柜想吃官家饭也容易,待我回去禀明掌修,请他下份聘契,将你聘作史馆外修。虽不享馆内编修的俸禄,只论工论价,却也算咱们史馆的人了。”

胥姜好奇道:“还能聘外修